✅以友善耕作的安心農食,解決弱勢家庭每日的餐食問題
──促進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2大目標: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與在地青農攜手一同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收成不穩定,並減少食物里程
──促進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2大目標: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支持農友與台灣大哥大一同導入IoT智慧農業裝置,增加應對多變環境氣候的能力
──促進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3大目標: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支持使用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的方式管理,讓農耕與在地生態共存共榮
──促進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指標」(SDGs)中的第15大目標: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您的認購將幫助<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照護之弱勢家庭減少飢餓,為低收入戶、急難救助戶、社工轉介戶及關懷戶等高齡長者,提供餐食支援。
認識<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
■您將於結帳完成後取得「購物發票」,團體於收到物資後皆會依法開立「捐物收據」,請於收件資料妥善填寫您須載明於捐物收據上的完整姓名、電話、地址,若有報稅需求請妥善保管購物發票及捐物收據於報稅時檢附,請勿捐贈發票,若無報稅需求不索取收據,請於訂購時備註「不需要收據」,每月團隊會將您的個資統整轉交<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開立捐物收據,並寄發給您。
■勸募字號:衛部救字第1111361767號(111.06.16-112.06.15)
■勸募字號:衛部救字第1111361767號(111.06.16-112.06.15)
計畫說明
謝謝您加入與眾不同的「養一桌食物」系列計劃!你不但可以養一棵自己的奇異果樹,由農友保姆幫忙照顧,還能看到自己養的奇異果園農夫照顧日誌呢!! 這是一場與農夫、與天地合作的嶄新模式,從此,您面對食物、環境的心情將再也不同。歡迎加入全新飲食人生!本計畫與 台灣大哥大基金會Tech The Dreamers 科技‧夢想+」轉型計畫 合作。
透過本計畫,你將與農夫休戚與共,不再只是「買」食物,而是與農夫、作物、天地有更深的關係。您將可參與奇異果的一生,並支持農友持續以友善的方式種植奇異果,讓本土奇異果產業更為茁壯,並同時為環境盡一份心力,大大減少奇異果遠渡重洋所製造的碳排放量!
每個認養計畫單位,約為1/20棵奇異果樹的採收量(一棵奇異果樹預計可採收40公斤),在專業農夫涂旭帆的管理下,預計採收後,約有2公斤奇異果(不分大小,約16-40顆)會送到弱勢家庭的餐桌。本計畫最重要之處在於,不論豐收或歉收,我們會跟生產者一起面對:)
認購目標
■ 募集時間|2023/2/8-2023/8/31
■ 募集目標|照顧400戶家庭10日餐食的水果量,約為12棵奇異果樹的收成(480公斤),並支持青農旭帆持續友善耕做、成就台灣本土奇異果產業
■ 配送對象|日常供餐服務對象400戶。配送對象皆為低收入戶、急難救助戶、社工轉介戶及關懷戶的弱勢者
認識您的奇異果與農夫
您養的奇異果種植在新竹尖石鄉,溫差大的環境能讓奇異果累積更多的風味,完熟後的果實果肉會從綠轉黃,皮薄、口感香甜Q軟、果香濃郁,是本土黃肉奇異果的一大特色。旭帆全程以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的方式照顧果樹,熱愛自然的他,希望能以更永續的方式維護山林水土。旭帆夢想是邀請在地農友,一起成就台灣奇異果產業,創造一個共榮共好的團隊來提供消費者無農藥的本土奇異果,並樹立起國產優質奇異果的標竿!
您的責任和權益,成為奇異果的養父母和單純買奇異果有什麼不同呢?
由於各位養父養母,完全跳脫了人類長久以來的消費模式,參與了生產過程與自然變化風險,本計畫不接受參加後中途退出,以確保與農友的承諾。以下將會是您可能面對的各種狀況,請您務必認同後再加入喔!
養父母要做什麼?
種植前或管理中就支付農友褓姆費,讓農友在您的支持下安穩耕作。您將定期收到田間報告,以及過程中我們分享給您的酸甜苦辣,敬請期待喔!
每個計畫單位會養幾棵樹?可長出多少奇異果呢?
每個單位預計認養1/20棵奇異果樹,在專業管理、無嚴重災害的狀況下,約有2公斤奇異果(不分大小,約16-40顆)送到弱勢家庭的餐桌。
會花多久長大?什麼時候收成呢?
在風調雨順的狀況下,奇異果會在3月開花、5月陸續結果、套袋,並在9月下旬左右採收。
我們會怎麼照顧您的奇異果?
旭帆全程以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的方式管理,並結合IoT系統主動觀測溫濕度、日照狀況,給予適量的水分、養份,讓奇異果樹享有365天無微不至的全天候照顧。
能閱讀到這邊,您果然不是普通人!感謝您願意理解與參與,祝福您的孩兒健健康康,順利長大!
養一桌食物系列緣由
<直接跟農夫買>成立之後,我們看待食物的角度與過去越發不同,食物不再只是貨架上冰冷的商品,我們看到的是背後耕種的臉龐、臉龐後的家庭、以及他們與天地的攜手努力。我們開始對氣候非常敏感,或者說回歸人類對氣候該有的敏感,在五月豔陽時,會為芒果將蓄積甜份而喜悅;在台灣天空飄雪時,我們會驚奇一分鐘,便開始畏懼接下來將產生的糧荒。在天氣驟熱造成果實蠅在桃子上肆虐時,我們害怕的不再是這些小昆蟲,我們害怕的是種植的阿公,這一年的收入何去何從。氣候持續變遷導致農夫成為第一線受害者,我們時常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為氣候異常的幫兇。
我們對食物的感恩變得很深刻,舌頭開始懂得辨別食物原味,也因為不想辜負這些努力的食物,而學習用好油、適當的溫度來釋放食物,因此得以吃到過去不曾理解的好滋味。我們更結交了許多在辦公室生活中,一生都難以交到的農夫朋友。這樣珍貴的收獲,改變了我們的人生,也很希望有更多人能共同參與這樣的過程,透過一小桌食物,讓自己與土地、與農夫、與天地有更深地連結,共同為我們的食物、環境變遷帶來的影響,盡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