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一期募集結果
感謝各位關心憨兒的朋友一同參與食物募集!
2025/3/1-2025/3/31募集結果:可提供1142份餐食!
各期募集物資配送&關懷紀錄
#2025/2/1 - 2/28
年後幸福基金會的孩子們陸續回到友愛家園,正是同仁們最忙碌的時期,但一提到阿佐和阿勝(化名),忙了一整個早上、剛坐下來的國榮立即提高音調說:「他們是我們幸福基金會的一對寶。」
阿佐與阿勝是雙胞胎兄弟,早產出生的過程曾經過搶救,因腦部缺氧,而致中度智能障礙,哥哥阿佐又因右眼發展不完全,而後天失明,但在基金會同仁們的照顧、教導和陪伴下,兩人都有足夠的自理能力,情緒也很穩定,能放心讓他們使用清潔劑做公共區域的廁所及梯間的清潔打掃工作,而且工作表現上,也能達到基金會所制定的指標,是家園的得力小幫手。
兩兄弟從出生後就一直生活在一起,他們本來與父母、哥哥、姊姊同住,隨父母年紀增長、步入退休,加上家中出現一些重大變故,姊姊又已結婚有自己的家庭,為不讓兩兄弟成日關在房間裡,父母決定將他們送來友愛家園,希望他們脫離家中低迷的氛圍。
阿佐和阿勝的爸爸常常來看他們,國榮分享這位年邁的老父親很疼愛這兩個小兒子,現在沒有經濟收入,但只要阿佐與阿勝撒嬌,他還是會給他們一點零用錢,一心只希望他們能過得快樂。
阿佐和阿勝的感情很緊密,兩個人隨時都玩在一起
◼︎ 後記
講起這對雙胞胎,氛圍很是歡樂,國榮說他們常常搭訕老師,也會一直來跟他聊天,甚至兩兄弟在睡前,都還蓋著棉被嘰嘰喳喳的聊天,家園為讓他們熟悉及適應這裡的生活,將他們分配在同個班級、同個房間,能感覺得出來幸福基金會的同仁們很悉心在照顧他們。食物乘載著記憶與情感,感謝參與<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糧食募集行動的朋友,為幸福基金會的工作夥伴與長輩們提供日常飲食資源,也分擔了他們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也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12/1 - 12/31
近期幸福基金會的大孩子們都很忙,忙著大掃除為年節做準備。友愛家園的國榮提到今年會有約十幾個大孩子留在家園內一起過年,除夕他們將聚在小家吃團圓飯,帶孩子們畫紅包袋、寫吉祥話,也是視天氣而定,讓孩子們到社區、廟宇走春,向神明與鄰里拜年。阿宇是其中一員,他自基金會創立便來到友愛家園,每年都在這裡過節。
阿宇今年57歲,是唐寶寶,患有糖尿病。阿宇的父母分開後,他便與母親、妹妹同住,國榮分享其實除了親人外,社區的里長、早餐店老闆、鄰居都算是阿宇的照顧者,大家都認識阿宇,因為他很溫和也喜歡與人相處。隨白駒過隙,母親逐漸年邁,無法在承擔照顧的重責,國榮說有段時間阿宇待過不同的機構,來到幸福基金會前,阿宇的母親已經離開人世,妹妹現在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無法隨時照顧哥哥,因此將他帶來幸福基金會,但時常打電話關心阿宇,一旦抽出時間就會來陪伴哥哥,完全能感受到兄妹情深。
身心障礙者老化的速度是一般人的1.5倍,阿宇的身體狀態如過七旬,短期記憶逐漸流失,洗手會忘記關水,需要有人陪同一起去廁所,也開始忘記身邊的人,所以正在進行懷舊治療,希望藉由老照片喚起阿宇的深層記憶,進而延緩失去短期記憶。
記憶會消失,但愛不會,國榮始終記得自己剛入職時,阿宇坐在他身邊,伸手如摸小動物般摸著他的頭,他知道那是阿宇展現愛的方式,阿宇也常不吝於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事物,待人溫和且溫柔。「阿宇是來為我們分享愛的孩子,他非常的可愛,我們只希望他活得開心、過得開心。」這是國榮在訪問的最後說出的期望。
阿宇非常喜歡動物,對動物們很熱情、溫柔
◼︎ 後記
訪問結束後,耳邊仍迴盪國榮說:「我很高興能被阿宇喜歡,我也很喜歡他」的聲音,語調上揚帶著喜悅,他闡述阿宇抱小動物時身上彷彿閃著金色的光芒,對長期照顧、陪伴阿宇的國榮而言,阿宇本身就是愛的化身,而這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美好狀態。食物乘載著記憶與情感,感謝參與<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糧食募集行動的朋友,為幸福基金會的工作夥伴與長輩們提供日常飲食資源,也分擔了他們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也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10/1 - 10/31
幸福基金會的國榮老師提起小婉(化名)時,語氣特別溫和,他說小婉是個溫柔且細膩的孩子,常主動幫忙家務,對小婉而言,友愛家園是他目前唯一的港灣,長住於此,家園的生活早已在她心中建立起了對於家的定義和模樣。
小婉今年30歲,有中度智能障礙,沒有父母及兄弟姐妹照料,獨自來到友愛家園生活,國榮老師說:「她在這個機構就像是這個社會的縮影」。小婉將園裡的老師、社工、園長、同學都當成家人,會為同學間的打鬧感到難過,也會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及事務,如才藝表演、家園清掃、KTV歡唱,就像個可愛的小女孩,小婉喜歡唱歌、喜歡粉紅色的小飾品,也喜歡和同學互動聊天。
良好的口語表達及情緒控管能力,讓小婉有別於其他的大孩子,但也相對較壓抑、敏感,總將事情往心裡放,會需要更多的時間適應工作和人際壓力,與建立自信心,因為有家園這群沒有血緣的家人的陪伴及關懷,讓小婉慢慢能說出心裡的感受,也因為有這些愛,讓小婉可以在溫馨的環境中度過一日三餐四季。
◼︎ 後記
家的味道來自於飲食記憶和與家人共築的回憶,雖然小婉少了原生家庭的支持,獨自長住於友愛家園,但小婉在家園學會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也在行有餘時給予他人幫助,並樂於參與各種活動,懂得善待自己與家人們,這本身就是積極與正向面對生命的行為,令人心裡也升起了一分溫暖。感謝您參與<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糧食募集行動,為友愛家園的工作夥伴與大孩子們提供日常飲食資源,也分擔了機構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也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9/1 - 9/30
年初時曾分享過芳姐的故事,她長年住在幸福基金會的友愛家園,是<直接跟農夫買>年菜募集的對象之一,彼時芳姐剛經歷膝關節手術與熬過肺炎感染,而後迎來外孫的出生,有時會與園內的好朋友們談起往昔的家庭生活。
芳姐因腦溢血與後天受傷,影響腦部功能並造成身體上的殘疾,而住進友愛家園由專業的團隊照顧。年過花甲,身體退化的速度加快,聽幸福基金會的國榮說明,芳姐本來可藉由人攙扶或助行器輔助緩步前行,現在只能坐輪椅移動,也逐漸喪失口語表達能力,退化的速度是一般長者的好幾倍。
目前家園的工作夥伴們以積極讓芳姐參與團體遊戲和活動的方式,增加一些不同的刺激來延緩退化。在飲食方面,因芳姐牙口不好,家園會將食物細化、分解到不致造成吞嚥困難的大小,讓阿芳食用,希望仍能訓練阿芳吞嚥的能力。
隨年紀增長,芳姐退化的速度也在加劇
◼︎ 後記
生活日復一日,時光匆匆都是日子的累積再回望,可在受傷的長者身上,時間彷彿總在追趕,停不下退化所造成的變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芳姐的身體已大不如從前,家園的夥伴們以積極的態度,盡量讓芳姐能保留部分功能並能自理,心態很讓人欽佩。感謝您參與<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糧食募集行動,為友愛家園的工作夥伴與大孩子們提供日常飲食資源,也分擔了機構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也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8/1 - 8/31
阿松(化名)今年39歲,患有唐氏症併重度智能障礙,在來到友愛家園前,他曾參加<小作所>的日間照顧與作業活動訓練。由於父親離世,母親擔心無法獨力照顧阿松,再加上唐氏症患者隨年齡增長出現的老化和退化問題,迫切需要專業的照護機構協助,因此,母親決定將阿松送到友愛家園,以接受生活、工作訓練和照護。
不過阿松性格比較內向,說話聲音很小也不愛開口,不是會主動參與活動的孩子。因此,他需要較長時間來適應團體生活。每當機構舉辦活動時,害羞的阿松總需要老師們耐心引導和溝通,才能讓他願意參與。
目前阿松在友愛家園接受的工作訓練,包括日常清潔的擦玻璃以及協助工作坊的筆袋包裝。雖然他進入工作狀態的時間和動作比其他人緩慢,但一旦開始工作,自我要求高的阿松就會使命必達,不允許他人中途打斷,展現出高度專注的一面。然而,這種專注也使他在團體生活中較難與他人配合,難以適應同儕間的壓力。儘管阿松目前在團體生活的適應上還需要一點時間,但我們相信透過長期的照護與訓練,能逐漸提升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未來阿松的表現一定會越來越好。
認真執行日常清潔擦玻璃工作的阿松
◼︎ 後記
阿松雖然有重度智能障礙,在認知和社交能力上有些限制,但這並不影響他與家人的相處。他的家庭關係和睦,與家人之間有著緊密的情感連結。每當他外出上課時,總會記得打電話向家人報平安;而當他看到自己喜愛的水果或食物時,也會表達想與家人分享的心情。這些舉動無疑是阿松對家人濃厚情感的最佳寫照,即使在重度智能障礙的影響下,對家人的依戀一樣自然流露。這也提醒了我們,即使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面對了各種挑戰,真摯的情感都能找到適合的表達方式,觸動人心、將彼此連結起來。感謝您參與<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糧食募集行動,為友愛家園的工作夥伴與大孩子們提供日常飲食資源,也分擔了機構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也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7/1 - 7/31
小可(已化名)是一位患有唐氏症的中度智能障礙生,40歲才來到友愛家園,在這之前都是在家中由父母教養,但由於父母年紀漸長,擔心年老後沒辦法好好照顧小可,因此把他送到友愛家園,希望小可能夠有機會接觸同儕生活、學習生活技能。
學習打掃環境的小可
小可家中還有一對姊妹,可能是因為在家習慣有手足的生活,因此一到友愛家園很快就能融入大家。小可在友愛家園的工作是協助手工包裝筆袋,參與手工包裝的過程,不僅可以提高憨兒的手部協調能力,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有很大幫助,而且在工作坊中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也讓小可感到生活更有目標,情緒也更為穩定。
小可很喜歡在友愛家園的「學校生活」,儘管他的口語表達不是很清晰,但憑藉活潑外向的個性,他能用簡短的語句和情緒來與外界溝通。像是小可常常會很興奮的向老師說「今天星期一」,就是跟老師說他很開心回到校園的意思;而每到週五,他就會愁眉苦臉的跟老師說「今天星期五」,代表今天要回家、不能留在學校生活了。
老師也與我們分享小可有一個很可愛的習慣,那就是吃「便當」!每天工作結束後的用餐時間,是小可最開心的時光,而且不能只是使用學校共餐的餐盤,還要很有儀式感的把所有飯菜都特別裝進便當盒裡,才是小可最喜歡的「便當」吃法。因為小可目前只剩下一顆牙齒,所以老師會提前幫他剪碎食物,再裝進便當裡,方便食用。不挑食的小可,每次都能把便當盒裡的每一樣食物乖乖吃完,不過在各種菜色中,小可最喜歡的還是香噴噴的肉類料理。

開心用餐的小可
◼︎ 後記
每個照顧智能障礙者的家庭,一旦當照顧者隨時間流逝慢慢衰老,在體力、心理和經濟能力上,都會開始承受龐大的負擔。此時,社會和社福機構的支持變得格外重要。感謝參與<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糧食募集行動的朋友,為友愛家園的工作夥伴與大孩子們提供日常飲食資源,也分擔了機構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 也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6/1 - 6/30
因為幸福基金會近期進行營運團隊交接,我們特別現場拜訪友愛家園新成員-黃主任,了解新團隊未來的計劃。具有護理長照背景的黃主任接棒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的經營工作,除了繼續維持原本營運,也希望能夠延續園區的照護能量,規劃憨兒的年老後照護。幸福基金會目前只收置最大至65歲的憨兒,而園內目前就有一位學員已年近六旬,因此規劃老後的照顧與安置是家園刻不容緩的議題。

黃主任憂心的表示,大孩子的老化現象比正常人更快,若是大孩子的身體狀況良好,由園區照護當然沒問題。但當大孩子健康出狀況,需要醫療協助時,則需要更專業的機構來協助,現階段園內是無法妥善收置。目前園區會先跟專業照護機構合作,將需要移轉大孩子送至適當的機構進行照護,未來,則希望能有足夠的資源設置一個老憨兒的友愛家園專區。黃主任希望善用過去在醫院擔任護理師以及護理之家的工作經驗,將專區安置的觀念引入,減輕家長們因為找不到適合機構安置大孩子,或是擔心大孩子面對安置機構轉換而無法適應的壓力。這不僅是希望給予大孩子們更完善的照護,也想要支持辛苦的家長們共同面對未來老化後的難關。
◼︎ 後記
參訪時聽到黃主任堅定的說出:「我們希望不僅能夠把這些孩子照顧好,更要照顧他們一輩子!」讓現場團隊夥伴們都相當感動。感謝幸福基金會社工老師們既堅定又溫暖的付出,也期望透過<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的糧食募集行動,分攤並支持友愛家園的工作夥伴與憨兒。每月募集的友善耕作作品,不僅供應大孩子們的日常飲食,也分擔機構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5/1 - 5/31
來到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一年多的小珍(已化名),總是笑臉迎人。雖然他有中度智能障礙,從小又被診斷出自閉症,但家庭給他的關愛及呵護,讓他不再害怕與人有情感的交流。小珍沒辦法有流利的口語表達,但與幸福的每一位工作人員老師的交流是不間斷的。
經過一年的訓練,小珍成為友愛家園清潔小隊的一員,他總是慢條斯理的跟著隊員們在園區裡收拾垃圾。工作期間只要跟老師一對到眼,小珍就會用深邃的眼神注視著。這時老師們就會藉機給他大大的鼓勵,這也是他在工作上獲得成就的時刻。大孩子們雖在心智發展上有障礙,但在情感的交流是無礙的。他們與人交流的渴望與一般人是一樣的。

受訪的維蓮告訴我們,一剛開始小珍來到友愛家園的時候很挑食,只喜歡吃特定的食物,經過老師及營養師針對飲食的規劃,小珍目前正在執行減醣計畫。糧食募集計畫裡每月所提供的地瓜就是不可或缺的飲控食材。

◼︎ 後記
透過<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的糧食募集行動,能讓更多友善耕作農友的作品讓需要的弱勢夥伴享用。本月的募集不僅供應大孩子們的日常飲食,也分擔了機構每月糧食採購的負擔,並讓大孩子們有更優質的食物來源。歡迎您加入<永不飢>的資助方案,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4/1 - 4/30
來到幸福基金會已經快五年的阿邦 (已化名),友愛家園裡人人稱他是「3C小哥」。雖然他是一位智能障礙生,也是一位自閉症患者,但受訪的社資組長表示,阿邦是他看過「最活潑的自閉生」!喜愛3C產品的他,常常花時間在友愛家園宿舍的公用電腦看他最愛的MV、聽流行歌曲。除了自己欣賞音樂之外,他跟老師說他夢想就是跟大家一起唱歌!現在每周四的晚上,友愛家園的教室都會舉辦歌唱活動,阿邦每次都會報名、並與大家一起放聲歌唱。
3C小哥-阿邦使用公用電腦欣賞流行歌曲
阿邦剛來到友愛家園時較難溝通,雖然比起其他學員他的語言能力還算不錯,但他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會相當執著,並希望別人要用盡全力達到他的期待,讓教保人員相當頭痛。所幸老師們發現他有特殊的觸覺需求,使用觸覺刷能夠安撫他的情緒,因此特別替他設立了「服務專區」。每當阿邦表現不錯的時候,就讓他使用觸覺刷,當作是他守規矩的獎勵!這也讓他越來越能適應友愛家園的生活。
◼︎ 後記
從阿邦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來部分的自閉症患者經由專業照護者的訓練及家庭給予的支持,仍可以與外界搭起溝通的橋樑。因為有幸福基金會給予大孩子們的支持與關懷,讓他們能在一個友善的環境中生活、成長,對於大孩子們的家人來說,著時替他們減輕了不少負擔。每月透過<直接跟農夫買>的糧食募集行動,不僅能供應大孩子們的健康飲食,也支持家園持續營運、分擔每月食材採購的費用。 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在友愛家園裡的生活能夠更健康充實!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12/1 - 12/31
心智年齡約7~8歲的湧湧(已化名),是一位中度智能障礙者,看不懂文字也看不懂時鐘,而湧湧的媽媽也有智能障礙的問題,加上爸爸失蹤,家裡沒有人可以給她妥善的照顧。在來到幸福基金會前,湧湧與媽媽一起在工地裡工作,母女同住在人員環境複雜的工寮裡,被發現後通報社福單位,將湧湧安置在幸福基金會。由於湧湧過去長期在工地生活,所以在行為表現上,有肢體動作比較大、講話大聲、衛生清潔習慣不好的問題,但在接受園區的教學下,不只生活衛生習慣改善,工作能力也提升許多,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互動越來越融洽。現在,湧湧成為園區的得力小幫手,可以協助清潔、代工、擺攤等工作。

接受園區的教學後,湧湧成為園區的得力小幫手協助清潔工作
有一次湧湧領到薪水時,天真的問:「老師我可以買房子嗎?」,她想買一間房子讓家人一起住。老師聽到後非常感動,因為能夠陪伴這些孩子,「從被需要、被幫忙,到我也能幫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雖然孩子們對金錢的理解還不多,但工作帶給他們成就感和被需要感,才是真正讓他們感到快樂的原因。
◼︎ 後記
其實還有許多跟湧湧一樣,因家庭無力負擔照顧而來到幸福基金會的學員,感謝幸福基金會給予孩子們愛與關懷,陪伴孩子成長並擁抱希望。而穩定食物來源對於社福單位來說很重要,透過<直接跟農夫買>每月的糧食募集行動,不僅供應大孩子們的日常飲食,也分擔機構每月食材採購的負擔。歡迎您進一步加入<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一起讓大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11/1 - 11/30
這個月糧食募集我們配送了有機葉菜到幸福基金會,也是第一次收到青菜的配送需求。據幸福基金會的社資組長廖辰芳表示,因為原本固定捐贈青菜的民眾暫時無法供應,所以突然多了缺口,目前在12月到1月的時候都會有青菜的需求。
<直接跟農夫買>得知後,就連繫長期供應有機葉菜的農友林詹翊,希望能再多採購葉菜給幸福基金會友愛家園。目前固定每月供應南機場食物銀行青菜的詹翊二話不說馬上答應,只要提前告知數量就行。

面對突然增加的青菜缺口,<直接跟農夫買>馬上給予最快的支援
最後我們配送了30公斤的有機葉菜到幸福基金會,暫時緩解了基金會的燃眉之急,讓家園中的憨兒們能有穩定的餐食供應。
◼︎ 後記
社福單位在募集物資時,最擔心的狀況就是長期捐贈的物資突然暫停或取消,因為長期捐贈的物資通常都會排入每月的固定物資收入,若突然取消,負責同仁就必須趕緊尋找替代的物資來補足缺口。<直接跟農夫買>每月配送前都會跟社福單位討論配送的內容、及時補上當月需求,降低社福單位可能面臨的斷炊風險。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10/1 - 10/31
10月開始進入蜜蘋果採收的季節,蜜蘋果的產期很長,可以從10月持續到12月初,若農友是採取減少藥物的栽種方式,勢必將會有很高比例的瑕疵果產生。我們詢問了在梨山種植蜜蘋果的農友許漢忠今年的狀況,他表示如果按照正常的管理,大約都會有3成的損耗,其中有1成是還可以食用的惜福果。但今年因為8、9月持續的雨水,加上採收時不用藥,所以炭疽、黑星等病害比較嚴重,這些病害都只會危害蘋果的外表,並不影響內在的品質。
因此這次我們採購了18公斤的惜福果配送到幸福基金會,基金會收到蘋果後,立即趁新鮮每個人發一顆,讓大家捧著連皮吃。看著大孩子們認真吃蘋果的表情,我們在照片的另一端都能感受到蘋果的美味!

大孩子們每人拿到蘋果後都吃得津津有味
◼︎ 後記對於能參與<直接跟農夫買>的惜福品募集行動,漢忠表達滿滿的感謝。他表示今年的惜福果大約有3000多斤,大約有2/3都改以次級品售出,或是拿去做加工品。今年我們透過各式的募集計畫,共向農友採購了約400斤的惜福蘋果,透過這樣充滿意義的募集行動,不只讓弱勢者能有更好、更營養的食物,也同時協助友善耕作的農友走得更遠更好!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9/1 - 9/30
9月進入甜柿的產季,而甜柿在生長時可能遭受蟲咬及風吹、日曬、雨淋等因素,導致裂果或外觀有瑕疵。我們特別聯繫了在摩天嶺種植甜柿的兆鎰,了解今年產地的狀況。根據兆鎰的估算,每4顆甜柿就可能有1顆惜福果。因此我們採購了60斤的惜福果,協助兆鎰將這些外觀雖有瑕疵但內在香甜多汁的果實,分享給幸福基金會的大孩子們。
基金會收到這些甜柿後,表示這些甜柿大顆且漂亮,一點都不像是惜福果!我們將基金會的回饋分享給兆鎰,只見兆鎰謙虛地回覆說:「都有瑕疵啦~」對於這次可以參與弱勢糧食募集計畫兆鎰顯得非常開心,並表示以後有機會希望能繼續參與。

香甜多汁的甜柿讓大孩子一吃再吃
◼︎ 後記<直接跟農夫買>團隊發現每當社福團體收到惜福品時,都表示這些蔬果雖然外觀有瑕疵,但品質都非常好。這些外觀不勝美麗的作品或許對農友和消費者來說,是屬於無法銷售的次級品,但對於物資匱乏的弱勢族群而言,卻是美味又營養。透過糧食募集專案,讓友善耕作下的瑕疵果也能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不但有效降低了食物浪費,也同時解決了弱勢者的溫飽問題。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8/1 - 8/31
8月的配送內容包含了日常配送,以及基金會大孩子們企盼已久的烤肉食材募集,關於中秋烤肉食材的配送紀錄,可以參考「💕幸福基金會-中秋配送關懷紀錄」。至於日常配送,我們持續來關心惜福品的配送內容。
在海拔1800公尺的梨山上種植蘋果的許漢忠,是當地少數不用除草劑,採用草生栽培的農友,但也因為對土地及健康的堅持,每年都會有一定比例的惜福果產生。今年我們詢問漢忠產地的狀況,他表示目前即將採收的青龍蘋果是比較容易產生「苦痘症」的品種,每年都會有2~3成的惜福果產生。苦痘症是一種果實發育的障礙,與氣候、農友的肥培管理方式有關。漢忠說今年因為雨水下太多,苦痘症也比較嚴重。
青龍蘋果因為容易產生「苦痘症」,因此被列為惜福品採購的對象
我們採購了18公斤的青龍惜福果配送給幸福基金會,這些苦痘症的惜福果,雖然外觀不美麗,但並不影響食用及健康,希望基金會的大孩子們收到後,也能好好感受這些青龍蘋果獨特的風味。
◼︎ 後記
從8月之後就開始進入蘋果盛產的季節,秋香、津輕、青龍、蜜蘋果接連開採,<直接跟農夫買>也會持續關注蘋果的生產狀況,希望在幫助農友的同時,也能將這些風味絕佳的蘋果分享給需要的弱勢團體。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7/1 - 7/31
本月的惜福品募集我們配送了楊家銘&謝汶樺的白河蓮子,家銘和汶樺的蓮子為夫妻自行培育的品種,因外型較圓潤,取名「大粒圓」!風味清香優雅、口感綿密帶Q度。
會形成惜福品的原因是因為進到冰箱冷凍存放時,冰箱故障造成失溫解凍,導致蓮子發黑,賣相不佳。家銘和汶樺表示退冰之後的蓮子容易加速氧化而變黑,因此一但退冰就很容易變黑,但這也證明他們對無漂白、無泡藥水的堅持,還是可以食用,沒有安全上的顧慮,因此在評估之後,我們還是將這些蓮子配送給幸福基金會的孩子們。

孩子們對於蓮子甜湯的反應給予笑容回報
◼︎ 後記這個月我們配送2.4公斤的蓮子給基金會,看著大孩子們開心品嘗著蓮子煮成的甜湯,一方面為這些食材有了好的歸宿而歡喜,一方面也被基金會大孩子們的笑容給融化。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6/1 - 6/30
這個月是我們首度配送食材至幸福基金會,在配送之前,我們與幸福基金會的社資組長廖辰芳討論配送需求,得知基金會因為友愛園區自己有天空農場種植蔬菜,目前也有固定的單位捐贈,所以需求量較小;其他如米、麵、即食或沖泡類,相對比較有善心人士願意捐贈,需求量也不多,故我們決定將主要的配送項目鎖定在生鮮食材,如肉品、水產、水果及豆類。
本月我們配送42公斤甫諭的地圖芒果,地圖芒果雖然表面因薊馬叮咬而產生如地圖般花花的紋路,但內在依然美味。看著基金會回傳大孩子們開心吃芒果的照片,甫諭跟我們同樣開心,覺得做了很有意義的事:「會覺得參與糧食募集計畫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非常感謝<直接跟農夫買>照顧了有意義地圖芒果、弱勢家庭與社福單位,在包裝芒果時由衷的開心,也感謝你們對弱勢族群的重視與幫助!」

大孩子們開心的品嘗香甜的地圖芒果
◼︎ 後記本月是幸福基金會第一次配送,雙方針對配送食材的種類、數量、時間等都花了許多時間討論,為的就是希望社福單位能收到最適合且最需要的食材。本月除了配送芒果之外,也配送了五花肉、鯛魚片、蓮子及豆乾、豆腐,詳細的內容都可以參考公開的配送紀錄表,也希望民眾能多支持剛上線的幸福基金會,給予他們多一些的關愛與支持。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