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LINE好友,領取3%新朋友援農購物金
馬上領取→

2023-2024💕南機場食物銀行-糧食募集配送關懷紀錄

糧食募集關懷紀錄
基本資訊

» 所屬專案|認購行動 ♥ 南機場食物銀行 弱勢家庭食物募集
» 勸募字號|衛部救字第1121364640
» 執行期間|113/06/16 - 114/06/15
» 其他資料|募集物資及配送細目


最新一期募集結果

感謝各位關心弱勢長輩的朋友一同參與食物募集!
2024/8/1~2024/8/31募集結果:可提供1650份餐食!




各期募集物資配送&關懷紀錄

#2024/7/1 - 7/31


年逾七旬的宋阿姨(已化名)是印尼華僑,來台灣已經三十幾年。多年前,宋阿姨和先生一起來到南機場扎根,但令人遺憾的是,宋阿姨的先生在十多年前就過世了,留下三個孩子,其中一位孩子在九年前去世,其餘兩位則不在台灣,所以目前只有宋阿姨一個人獨居在南機場。

在訪談宋阿姨時,我們感受到她不願多談孩子們的事,因此我們也不再追問。而當我們詢問宋阿姨會不會想回印尼探望家人時,她表示自從孩子過世後,已經有九年沒回去印尼了,不過多虧科技發達,有智慧型手機和通訊軟體,讓她思念在印尼的家人時,可以隨時與家人通話,甚至視訊聊天,非常便利。



居服員陪伴宋阿姨散步至南機場領取便當


宋阿姨的腳雖然行走不便,但她每天早上都會在家裡「做功課」——認真進行復健運動,以防止腳部病情惡化。到了午餐時間,她會跟居服員一起散步到樂活園地領取便當,這對她而言也是一種復健和運動。午餐稍做休息後,宋阿姨還會到醫院做一到兩小時的復健,傍晚才回家。採訪當天,我們發現宋阿姨雖然身體有些病痛,卻仍規律、積極地照顧自己,展現出堅強的意志力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宋阿姨說:「著重當下,不想過去」,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她積極的生活哲學。她堅信生活應該向前看,不該被過往所困擾。儘管家人不在身邊讓她感到些許孤單,但她仍努力保持積極心態,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 後記

最近樂活園地將舉辦長者戶外活動,原本宋阿姨因天氣炎熱、容易流汗而不願出門,但在梅香姊的誠懇邀請下,最後還是決定一起參與活動。宋阿姨感激地說:「真的很感謝梅香姊和方里長,對我們這些老人家的照顧,不僅是生活日常的飲食,也會盡可能地帶我們出去走走看看!」。透過與南機場的夥伴合作,<直接跟農夫買>的糧食募集行動不僅支持友善土地的食物,更將溫暖與關懷送到需要的人手中。邀請您進一步加入< 南機場食物銀行>「永不飢」計畫,透過穩定的每月食材支持,持續將溫暖傳遞出去。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6/1 - 6/30


九十歲的江婆婆(已化名)與孫女同住在一間狹小老屋,今年4月3日的那場大地震嚴重損壞她們的家,造成結構損壞、大門一度無法開啟。幸好梅香姐接到江婆婆的求助後迅速行動,協調人力修復了受損的門,但屋內損壞只能靠江婆婆自行修補。當我們拜訪時,江婆婆指出她獨自修補的牆角,看著滿目瘡痍的牆面,這樣居住環境實在令人擔憂。



江婆婆指著自己修補的牆面,居住環境實在令人擔憂


訪談時,江婆婆與我們分享許多人生故事,近一世紀的人生,從童年、婚姻到孩子,江婆婆都一一細數著。而江婆婆的先生已經離世,小孩現在也近古稀之年,身體狀況都不太好,反而還讓她很操心。當江婆婆說起自己的小孩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孩子永遠的牽掛。幸好江婆婆的孫女很孝順,不僅努力工作支付父親養老院的費用,還與江婆婆同住,就近照顧她的日常起居。能有孫女的陪伴,讓江婆婆很欣慰。

江婆婆是樂活園地的「常客」,每天上午孫女去上班後,江婆婆就會到樂活園地報到,和其他長者聊天、共餐、上運動課程等,也會積極參與方里長舉辦的各種戶外活動,看起來總是充滿活力。但其實江婆婆曾罹患大腸癌、肺癌及乳癌,經歷了手術和康復,目前雖已逐漸恢復健康,但仍需定期到醫院拿藥。經歷了這麼多生命的挑戰,江婆婆依然保持樂觀,談吐風趣幽默,她告訴我們:「人若遇到難關,不厲害不行。」生病要懂得自己照顧自己,多活一天就多高興一天!江婆婆如此活在當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 後記

當梅香姐介紹活潑又充滿笑容的江婆婆時,我們都不敢相信她竟然已經是90歲高齡。經過訪談我們才瞭解,原來江婆婆的樂天知命是來自坎坷的生命經歷。感謝有南機場的樂活園地,陪伴許多弱勢長者度過人生挑戰與難關,給予他們支持與陪伴。也感謝每個支持弱勢糧食募集計畫的善舉,讓這份溫暖能夠透過健康的食物,傳遞給需要的人。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5/1 - 5/31


拜訪時張阿嬤(已化名)正參與南機場樂活園地的運動課程,完成筋骨伸展後她精神抖擻的接受我們的訪談。已經高齡九十幾歲的他,身體活動還行,走路也很穩健,但一側耳朵已經退化、聽不清楚了。本應頤養天年、含飴弄孫的張阿嬤,因兒子自退伍後一直繭居無法出門,被診斷為社交恐懼症、難以自力謀生,在丈夫20多年前離世後,就隻身一人看照兒子的大小起居。

張阿嬤每天上午在樂活園地運動完畢,便會拿兩個餐盒回家,一個給兒子、一個自己食用。母子倆都是靠著南機場的食物過日子。周末不供餐的時間,張阿嬤會拿些食物銀行的食材簡單烹煮。詢問起她對於未來有沒有什麼期望,她說她最擔心的就是兒子,擔心她走了之後兒子該怎麼辦。她苦笑著告訴我們:「只能說時到時擔當(台語)」,深深透露出她的無力及擔憂。




聊到南機場樂活園地的服務,張阿嬤不禁激動的說道:「真的很感謝方里長提供餐食給我和兒子,又提供場地讓我們能夠每天來與人交流、活動筋骨!」十多年前在社福單位的介紹下,張阿嬤才開始到南機場領取餐食,但南機場的供餐服務不僅給予了張阿嬤溫飽,也提供她心靈上的支持。張阿嬤跟我分享:「我如果沒有每天來樂活園地,真的不知道每天能做什麼。只要能夠出來走一走、講講話,感覺日子會比較好過。」


◼︎ 後記

在與張阿嬤聊天的過程中,不斷有經過的伯伯、阿姨跟阿嬤打招呼、相互噓寒問暖。我們發現即便是單純的供餐服務,藉由用餐過程中人們相互的聊天、簡單的言語關懷,也能為這些平日只能孤身一人的弱勢者,帶來心靈上莫大的支持,甚至是活下去的勇氣。<直接跟農夫買>相信我們的糧食募集行動,能帶來的不只是止飢,更是重新創造社會互助的連結。



張阿嬤感謝<直接跟農夫買>夥伴關懷,並給予我們加油打氣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4/1 - 4/30


年近八旬的丁阿姨(已化名)是南機場社區4月3日地震受災戶之一,當我們到訪時,丁阿姨的女兒將寶特瓶放在地板上自行滾動,來解釋房屋受損後的傾斜程度。儘管房子的外觀已經用水泥修補過,但建築結構的損壞所造成的房屋傾斜實在令人感到擔憂。梅香姐告訴我們,她已經向市府反映,希望加快都市更新的進度,盡快讓長者有個安心的居住空間。

丁阿姨的先生在三四年前去世,目前依賴老人年金維持生活,平時生活簡樸、日常開銷不大,但是丁阿姨的身體狀況並不理想,她有膝蓋問題、高血壓和長期的骨刺困擾,久坐跟走路都會使她感到非常不適,每三個月需要自行坐公車到醫院看診,最近更是晚上經常失眠,導致體重也因此下降。儘管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丁阿姨身體有許多病痛,但她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告訴我們:「煩惱沒有用,反而會損壞自己的身體。」

丁阿姨表示,到樂活園地與其他長者聊天是她平淡生活中最愉快的「日常」,中午也會在樂活園地用餐,雖然因為身體不適常常沒胃口,但樂活園地提供的食物營養又煮得軟,很方便老人家食用。像無刺虱目魚片這類肉類食材,不僅富含蛋白質,還易於咀嚼,非常適合長者補充日常所需營養,很感謝<直接跟農夫買>團隊提供的食材。



丁阿姨很感謝團隊提供好咀嚼又有營養的魚肉片給他們補充營養

◼︎ 後記

對許多長者而言,南機場樂活園地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只提供日常社交、與人互動的機會,也為弱勢長者提供營養均衡的健康餐食。<直接跟農夫買>的糧食募集行動將持續攜手樂活園地,感謝每一位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善心人士,讓我們一起把溫暖傳遞下去。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3/1 - 3/31


蘇爺爺(已化名)住在南機場已經近五十年,大約是五年前加入樂活園地,「還記得那天恰巧路過園地,里長就很熱情的邀請我一起來共餐。」蘇爺爺說道。對於目前經濟來源只有月領4000元補助的蘇爺爺來說,一餐只要20元的共餐費,能減輕了很大的生活負擔。除了參加共餐,蘇爺爺也積極的參與樂活園地舉辦的課程。蘇爺爺表示自己特別喜歡音樂課,曾經得過歌唱比賽第二名的他,每週都很期待可以和大家一起在音樂課唱歌。一談起唱歌,蘇爺爺就忍不住忘情的哼起歌來,讓現場的我們深刻感受到歌唱帶給他的快樂和滿足。

當天當我們進一步問起家人時,原本談笑風生的蘇爺爺突然變得有些落寞。原來蘇爺爺年輕時曾結過婚、並有一個兒子。但後來因故離婚後,就與妻兒少有聯繫。最近唯一的手足也已過世了,目前蘇爺爺只侄子同住,互相照應。雖然蘇爺爺嘴上總掛著:「現在的生活已經很滿足,八十幾歲的我也沒什麼三高,不用像藥罐子一樣每天吃一堆藥!」但現場的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年邁的蘇爺爺依舊非常掛念家人。




◼︎ 後記

「要活就要動,要快樂自己找!」是蘇爺爺與我們分享的人生觀,相信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分遺憾或惦念留在心中。也許參與共餐活動,對蘇爺爺來說,就是一種共享快樂的生活日常。<直接跟農夫買>相信透過糧食募集行動,能帶來的不只是止飢,更是讓受助者能融入新的社群,並互相扶持、給予彼此心靈上的支持。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4/2/1 - 2/29


王奶奶(已化名)已年近九旬,育有2兒2女。孩子們雖然都早已離家了,對於媽媽還是非常關心,只不過也都年紀大了,實際上很難好好照顧王奶奶,也擔心她一個人生活孤單和危險。目前有一個孫子陪她一起住在南機場的國宅中,平日孫子要上班,但假日會幫忙煮飯照顧王奶奶。因此,王奶奶會在平日中午來南機場用餐、下午則領便當回去吃。家人們都很鼓勵王奶奶多出來走動,不僅可以活動身體延緩老化,和大家一起用餐還可以聊聊天、跟人互動,而不會感到太孤單。

我們去採訪時,王奶奶很開心的跟我們聊起往事,說起許多年輕時的故事「我當年可是坪林的採茶姑娘,後來因緣際會嫁來台北,在40多年前搬遷到南機場...」,提起方里長創辦的南機場樂活園地,王奶奶很是感激。雖然她有嚴重的「三高」問題,自嘲著「我在吃藥就像是在吃飯一樣」,以及內耳因退化無法參加園地舉辦給長輩活動筋骨的課程,但在園地的幫助之下,可以不用擔心三餐,讓她能按時用餐、按時吃藥,還有人陪伴聊天、說話,她就覺得非常滿足了!




◼︎ 後記

很高興我們的今天的採訪,也帶給王奶奶不一樣的一天,讓她能夠說說往事,獲得陪伴和支持,也感謝南機場的樂活園地不只提供供餐服務,也帶給長者與弱勢者生活及心靈的支持。<直接跟農夫買>相信我們的糧食募集行動,能帶來的不只是止飢,更是讓受助者能重新與社會和社群連結。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12/1 - 12/31


70多歲的王奶奶(已化名),在生意失利、家道中落後,因無處可去來到南機場。本身患有嚴重糖尿病,又因身體代謝差、體重過重,導致腳部嚴重水腫,循環不佳下使下肢腫脹到發黑,平時需要助行器、三輪車協助代步。在2019年面臨丈夫過世後成為獨老,失去生命中最重要依靠的王奶奶,甚至曾有過一走了之的念頭。



王奶奶居住在簡陋的違建中,一進門的小小客廳堆滿了各式的生活雜物


與王奶奶聊天過程中,我們發現她非常念舊,丈夫去世後就再也沒換過擺設,只為了 「一直維持著他們相處的記憶」,想到這裡,王奶奶感傷的說:「當時真想燒炭,隨他去了!」所幸後來妹妹發現,才保住性命。方荷生里長知道王奶奶的狀況後,邀約她一起參與食物銀行共食計畫,不只大大降低王奶奶每日食物的開支,也因為重新走入人群,在他人的溫暖與關懷下逐漸走出愛人離世的陰霾,王奶奶感恩地說道:「感謝里長、感謝梅香姊,不然我痛不欲生!」


◼︎ 後記

王奶奶的例子只是南機場獨老中的冰山一角,每位長輩都有著自己辛酸的過往、說不出的遺憾。這次我們跟著王奶奶蹣跚的腳步,陪伴他來到了南機場園地用餐,看到許多長輩邊滿足的品嘗食物。感謝世界上有一群良善的人,願意貢獻一臂之力支持著弱勢糧食募集計畫,定期供應弱勢家庭每月餐食,把溫暖配送至社會更多需要愛的小角落。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11/1 - 11/30


這個月的惜福品項我們採購了湧升海洋的肉魚及刺蔥清肉,自從上次配送肉魚給南機場後,發現長輩們都很喜歡,肉魚已成為我們惜福品配送的主要品項。

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表示,這批的肉魚原本是規劃到實體門市販售,但因為產量未達進貨的最低門檻,所以只能自行販售,但這些數量他們又沒有辦法全部賣完,因此就成為惜福品。

其實肉魚很適合長輩食用,其魚皮薄且肉質細嫩,沒有小刺,大小剛好是一個成人手掌,料理起來很方便。更重要的是,肉魚的膽固醇低、蛋白質含量高,更有能強化骨骼的礦物質「鎂」,是非常適合長輩和小孩的魚種。



每個長輩的便當都多了一條肉魚加菜,補充每天蛋白質攝取


這次我們配送了肉魚13.5公斤、刺蔥清肉12.5公斤到南機場,除了讓長輩補充營養,也讓這些惜福好物,發揮最大的價值。


◼︎ 後記

對於生產者來說,一般實體通路雖然可以大量進貨,但通常也有進貨門檻,如果產量沒有到達門檻,就會發生需要自己銷售的狀況,連帶產生庫存和銷售壓力。<直接跟農夫買>透過惜福品募集計畫,希望可以提供農友銷售惜福品的管道,讓更多弱勢族群也能因此受惠。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10/1 - 10/31


10月開始進入蜜蘋果開採的季節,蜜蘋果的產量多、產期長,可以從10月持續採收到12月初,在減藥栽培下,難免會有較多的瑕疵果產生。這次在團隊的調查下,得知長年合作的梨山農友許漢忠,因較早開始停藥,又遇上8、9月份持續的雨水,導致蘋果果皮有較多的病斑、惜福果的比例約是過往的2~3倍。



梅香姐對於<直接跟農夫買>提供的食材很放心,也跟長輩說可以直接連皮食用


我們這次採購了36公斤的惜福果配送到南機場,負責物資配送的潘梅香收到蘋果後馬上就分給長輩一人一顆。我們好奇給長輩們吃的不用削皮切給他們嗎?梅香姐笑笑地跟我們說:「知道你們的東西都是品質好的,所以就直接發給他們,他們也可以帶回家吃。有跟他們說可以洗過連皮吃更多營養!」


◼︎ 後記

<直接跟農夫買>自4月開始每月進行惜福品配送計畫,至今已經配送超過1500公斤的惜福果。我們持續朝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目標2「消除飢餓」努力,除了將食物配送給需要的弱勢族群之外,也同時解決農友瑕疵果問題、避免糧食浪費。未來<直接跟農夫買>會持續扮演橋樑角色,努力解決供需兩端的問題,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9/1 - 9/30


9月是文旦盛產的季節,然而由於本月配送食材的時間已經過了中秋節,像文旦這樣的水果很快就變得乏人問津。在我們的主動關心下,了解到友善耕作文旦農友徐肇徵,目前還有約3000-5000台斤的惜福果需要協助銷售。

今年由於氣候變化劇烈病蟲害嚴重,有機防治的效果有限,使得果實外觀有較多的瑕疵。然而果肉卻沒有受到影響,仍然風味十足。

與受助單位討論後,我們採購了40斤的文旦送到南機場食物銀行。儘管這樣的數量可能只是惜福果總數的冰山一角,但肇徵已經規劃好惜福文旦的處理方式:「如果最終無法銷售,我們會將其製作成酵素(液體肥料),回歸於大地。」這種將惜福果循環再利用的理念讓我們團隊深感敬佩。



肇徵的文旦因為氣候劇變導致外觀不完美,而產生大量的惜福果


這個月的另一項採購是兆鎰的花御所甜柿惜福果。隨著秋天的到來,甜柿開始豐收。然而,風吹日曬雨淋和蟲害等自然因素,都會導致柿子容易裂果或外觀較多瑕疵。根據兆鎰的估算,每4顆柿子就可能有1顆惜福果。因此,我們這次採購了120斤的惜福果,協助兆鎰將這些外觀雖有瑕疵但內在卻香甜多汁的果實,分享給南機場的長者和弱勢家庭。



長輩開心享用著捐助的食材所烹調的美味餐點,以及甜美的果實


◼︎ 後記

<直接跟農夫買>每個月都會詢問農友是否有無法販售的瑕疵果需要協助,除了協助農友解決友善耕作下瑕疵果過多的問題,也能將這些雖然外觀有點瑕疵但依舊甜美的果實分享給需要的人。看著長輩們享用這些美味食材時透露出的滿足表情,相信農友與捐助者們也和我們一樣感到非常的溫馨。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8/1 - 8/31


本月的糧食募集配送第一次加入了海鮮惜福品,致力於推廣永續水產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因為知道我們有在進行糧食募集計畫,主動詢問我們有沒有惜福品的需求。承堉認為許多消費者因為在乎海鮮的新鮮度,所以只要效期少於半年的產品通常就不太願意購買,但其實現今冷凍技術已非常先進,許多海鮮幾乎都在捕撈上岸後就急速冷凍、第一時間鎖住鮮味,品質都能長時間維持。可惜消費者還是會認為距離生產捕撈時間較近的產品較為新鮮,所以通常剩半年左右效期的產品就會進入惜福清單。



許多海鮮產品因為滯銷而歸類為惜福品,但效期還很長,品質也是優良的


我們這個月採購了160尾肉魚配送到南機場,負責南機場食物募集的窗口潘梅香告訴我們:「其實效期近對我們來說都沒關係,只要不要過期就好。因為我們每天處理的量很大,就算我們處理不完,也可以再分送給大家,所以如果有哪個農友需要幫忙,我們這邊都可以協助。」言談之中透露了對食物的珍惜,以及對需要協助農友的愛護。


◼︎ 後記

<直接跟農夫買>團隊因為這次的配送合作,發現湧升的產品因為消費者錯誤認知而導致滯銷,但團隊實際了解後其實品質是優良的。類似像這樣的案例可能也是許多生鮮農友的擔憂,<直接跟農夫買>希望藉由糧食募集的企劃力量,將這些優質的永續水產產品配送到更需要的弱勢家庭及長輩手中。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7/1 - 7/31


本月的糧食募集配送紀錄繼續來關心農友惜福品的故事,這個月我們協助了3位農友處理惜福品的問題。

來自台南南化的張玥騰種植多品種芒果,因今年盛產、氣候異常及蟲害的關係,產生了大量的瑕疵果。我們共採購了96公斤的金煌芒果送給南機場的長輩們,長輩們對於又有芒果可以吃都表示真的太開心了。

另外,我們在月中也收到台中東勢農友黃滄海的詢問,滄海的新興梨因採有機栽培,有些被蟲咬的比較嚴重,不耐存放需要趕快銷售掉。於是我們採購了30公斤的新興梨給南機場,解決了惜福果因蟲咬、不耐久放而面臨浪費的問題。



本月協助玥騰的金煌芒果和滄海的新興梨找到出路


第三位支持的農友是在新北五股種植綠竹筍的吳泓泰,收到泓泰的訊息不是因為綠竹筍因瑕疵而滯銷,而是因為泓泰的竹筍因為近幾年氣候變化收成愈來愈差,被迫改種其他作物,泓泰無奈的表示:「綠竹筍一年不如一年了!綠竹園超過一甲子了,嚴重老化,五股這幾年更面臨微型氣候改變,午後雷陣雨都沒下在五股。我這沒水沒電都需靠老天爺,溫度越來越高,植物都有熱障礙了。這幾年已經慢慢縮小綠竹筍面積,改種植其他根莖類蔬果。」我們詢問南機場的需求之後,幫泓泰解決了50公斤的芋頭冬瓜。



>泓泰因為氣候因素不得已開始改種其他作物,圖為他試種的芋頭冬瓜


◼︎ 後記

<直接跟農夫買>與泓泰討論捐助時,才發現他自己很常捐贈多餘的農產品到南機場。進一步詢問泓泰捐贈的原因,他感慨的說:「當時歷經轉變耕作方式與跳脫傳統市場銷售,不願賤賣自己辛苦種植的作物,透過社大老師介紹了社福機構與老人供餐,每年都有持續捐贈,給真正有需要的,比賤賣自己作物來得開心。看著有需要的孩子與老人,吃著農人辛苦種植的作物,很欣慰!」聽到泓泰的分享,團隊也很感動。只能祈禱老天爺多多照顧這些辛苦的農友,讓台灣的農業能更永續的發展下去。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6/1 - 6/30


夏季剛好進入芒果的產季,各產區、各品種的芒果陸續出產。今年芒果的盛產,也代表著因蟲害導致的惜福果數量將變得更多。在<直接跟農夫買>的詢問下,屏東枋寮的芒果農友陳甫諭表示目前還有2000公斤的地圖芒果需要協助。(地圖芒果是指因為表皮受到薊馬叮咬,因而產生如地圖般花花紋路的芒果,其外皮雖醜但內在一樣美味。)



甫諭的地圖芒果雖然外觀不佳但果肉卻一樣香甜


我們得知消息後立即和企業分享,並獲得<德州儀器>的支持,最終採購168公斤的地圖芒果給南機場的長輩們。看到南機場食物募集窗口梅香姐傳回的照片,每個長輩都能獨享一整顆美味的芒果,梅香姐笑著說:「長輩們說他們想吃整顆阿!」



芒果好香!每位長輩們都能獨享一整顆芒果


我們將長輩滿足的神情照片傳回給甫諭,甫諭也很感動的跟我們分享:「會覺得參與糧食募集計畫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非常感謝<直接跟農夫買>照顧了有意義地圖芒果、弱勢家庭與社福單位,在包裝芒果時由衷的開心,也感謝你們對弱勢族群的重視與幫助!」


◼︎ 後記

<直接跟農夫買>每個月都會關心產地狀況,與友善耕作農友一同面對格外品滯銷的問題。甫諭表示:「感謝直接跟農夫買與認購糧食的消費者讓這個善的循環能夠延續,讓社會處處充滿溫暖,希望弱勢家庭與社福單位能夠持續被照護,真心感謝你們的用心與付出❤️」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5/1 - 5/30


這個月的糧食募集正好遇到端午節,<直接跟農夫買>趕在端午前,將140顆客家手工米粄粽和100顆十穀雪蓮粽送到南機場,邀請弱勢長輩們一起享用清爽無負擔的粽子,共度端午佳節。



感謝<德州儀器>捐贈粽子給南機場長輩,大家都吃得合不攏嘴


此外,我們也趕在產季末,將新竹尖石鄉農友妹雲的惜福版水蜜桃分享給長輩們。這些水蜜桃因外觀不太好看而被歸類為次級品,但它們的香氣和甜度依然令人著迷。長輩們品嘗後都讚不絕口的說:「很好吃耶!謝謝你們大家!」



長輩對於香嫩多汁的水蜜桃讚不絕口


除了水蜜桃,六月底時我們也接到農友洪箱的請求,希望能為滯銷的西瓜找出路。洪箱表示:「今年市場的西瓜供過於求,價格偏低。但基於無毒栽種的過程,我們希望保有價值而不是價格。」因此,<直接跟農夫買>立刻協助採購了300斤的西瓜,配送給南機場的弱勢長輩們享用,不只讓長輩能消暑解渴,也避免了食物浪費。



夏天來一顆洪箱的西瓜,消除了一天的酷熱

◼︎ 後記

<直接跟農夫買>非常珍惜農友的惜福品或格外品,因為這些食材都是農友們辛勤耕作多年的成果。只要是仍可食用且沒有健康疑慮的食物,我們都會與社福團體溝通討論,用民眾每月的愛心來協助農友們,建立消費者、農友和弱勢團體間的善的循環。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4/1 - 4/30


這個月的糧食募集,<直接跟農夫買>協助了兩位農友解決格外品、以及產量過剩的問題。我們持續和上個月配送鳳梨的農友郭武德聯繫,追蹤產地目前供銷的狀態。好消息是鳳梨大部分都已經銷售完畢了,但還有格外品的問題待協助。所以<直接跟農夫買>再度詢問南機場的意願,而武德也表示希望能對這個社會盡一點點心力。

在忙碌的產季,農友很少有時間抽空處理中、小果等格外品,現在有社福單位的支持,民眾可以用同樣的價錢捐贈更多物資給弱勢族群。武德偷偷跟我們說:「其實小果鳳梨的口感優於大果,是老饕的最愛,社福單位也能品嚐到最好吃的鳳梨真是太好了!」武德熱血的表示,希望明年產季一開始,就能加入糧食募集的行列!



中、小顆的鳳梨賣相不好,但口感卻是老饕最愛


另一位農友李承昌主動來找我們協助,因為平常供應團膳的小黃瓜,正好碰上產量大增及學校校外教學,幾百公斤的小黃瓜一時之間無處可去。<直接跟農夫買>和南機場說明農友的困境,協助採購100公斤的小黃瓜,緩解了承昌的困擾,承昌表示:「我總是運氣比別人好,有困擾時,剛好你們的出現,順利將產品送到需要的人身上! 如果沒有遇到你們團隊,這些農產品雖然不至於丟掉,但在送到拍賣市場後就是任人宰割,說不定連運費都不夠!」

回想起承昌和<直接跟農夫買>的初次合作,也是在芝麻大跌價那一年,承昌感動的說著:「你們願意站在農民的角度出發協助,讓我們備感重視,與你們合作的過程已經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你們發自內心的尊重農夫。現今社會最欠缺的就是對農夫的尊重,但在你們身上讓我感受到那一份敬意,這也是一直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動力!」



承昌的小黃瓜和武德的鳳梨在民眾的支持下讓長輩也能享用


◼︎ 後記

作為社福機構和農友之間的橋樑,<直接跟農夫買>成功串起了對話和互助:社福單位了解農友在惜福品和滯銷方面所面臨的困境,並願意協助處理這些食材;同樣地,農友也了解社福團體在資金和供餐方面的需求,並樂於以優惠的價格提供給團體,甚至親自配送。這些行為深深感動了我們,也增強了我們持續努力的動力。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3/1 - 3/31


弱勢糧食募集除了支持社福團體每天的餐食需求,也同時支持因氣候或市場因素導致的農產品滯銷問題。

今年適逢南部鳳梨產區產期重疊,鳳梨產量大增,產地價甚至跌破每台斤10元,嚴重影響本土鳳梨的銷售。深知產地現狀的<直接跟農夫買>團隊,面對合作農友可能面臨的滯銷風險,我們優先與每天都要供應大量的餐食給弱勢朋友的南機場食物銀行溝通,一同來解決友善耕作農友鳳梨滯銷的問題。

本月我們採購了44斤的金鑽鳳梨給南機場食物銀行,讓用餐的長輩們都能享用到一大排美味又營養的黃澄澄鳳梨。梅香姐笑著跟我們分享:「老人們都吃的很開心!」



長輩們對於餐桌前的一大排鳳梨驚呼連連


◼︎ 後記

<直接跟農夫買>長期關心農友的銷售狀況,透過募集和宣傳號召民眾一起響應,除了農友主動尋求協助之外,我們也會定期和農友溝通,解決因市場、氣候因素等造成的農產品滯銷問題,以及格外品銷售、即期品食物浪費議題,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在幫助弱勢之虞,也同樣幫助到農友。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2/1 - 2/28


<直接跟農夫買>每個月定期提供南機場食物銀行最新鮮的食材,除了收到來自南機場梅香姐的感謝之外,我們也很好奇這些獨老長輩們的回饋,因此請梅香姐趁他們來園地共餐的時候,現場訪問他們對於我們挑選這些食材的看法,以及對捐贈者們的感謝。



周爺爺因為牙口不好特別喜歡我們提供的食材


已經88歲的周爺爺因為牙齒老化,很多食物沒辦法好好咀嚼,但他對我們提供的食材卻特別有印象:「有!每次阿香(梅香)都會說今天的這些菜跟肉都是<直接跟農夫買>的。裡面我最喜歡的是醉雞,雞肉很軟,我牙口不好,很怕吃那種很硬的雞肉,所以這個醉雞非常的合我口味。像那個三層肉也很軟,油脂非常的好入口,廚房煮成控肉,我一個人都可以多吃一碗飯!」



許奶奶對我們提供的食材有深刻的印象


另一邊同樣也是85歲高齡的許奶奶,記性不好的他,直到帶著便當盒來裝飯菜的時候,才真正記住我們的名字:「原來捐的叫<直接跟農夫買>喔!之前梅香有說啦!那個青菜是真的很好吃,刈菜很嫩,清炒就很好吃了。還有那個魚齁肉很細也不柴,師傅有時候清蒸真的很好吃,炸的話就酥酥的。」


◼︎ 後記

透過這次的訪問,我們了解長輩們對於<直接跟農夫買>所挑選的食材都非常有信心,不管是雞、豬、魚,或是青菜,食材本身的品質和新鮮度都沒有話說。當然,我們也很感謝食物銀行的廚房大哥大姐們,因為有他們精湛的烹飪技術,才能把農友們提供的新鮮食材做最好的發揮。

其實長輩們飲食上最大的顧忌就是牙口的問題。根據我們過往訪調的經驗,大部分的長輩在吃東西時都會先考慮好不好咀嚼吞嚥,再來才是食材本身的喜好度(包含新鮮度、調味等),最後才是考量健康問題。<直接跟農夫買>每次配送的食材皆以長輩方便咀嚼的食材為主,而我們對農友作品的嚴格把關,讓這些長輩可以吃的健康安心。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




#2023/1/3 - 1/31



陳伯伯經驗了人生轉折後,目前只能獨自住在南機場的租屋處中


陳伯伯獨自一個人居住在忠勤里裡面,早些年有過一段婚姻,與妻子育有一子一女,不過離婚之後,女兒從此沒有再聯絡過,僅剩下兒子還有聯絡。其實陳伯伯名下原本有一間房子,但為了生活後來也變賣掉了,現在這些錢也用完了,目前不足的生活費都需要跟姪子借錢。

潘梅香是南機場食物銀行負責分配食材的重要推手,據他表示,陳伯伯當初是主動找他們協助的,50幾歲就退休的他,以為年輕有錢過的瀟灑,現在年紀大了生病才感嘆後悔當初沒存錢。

近年來,陳伯伯眼睛視力不好,有些東西都已經看不太清楚了,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不過沒有去做相關的檢查。梅香姐感嘆表示:「我有跟他溝通了,身體有狀況一定要看醫生。」但本人的意願不高,所以不知道是甚麼樣的症狀。他跟兒子原本都還有在聯絡,但是兒子近期進監服刑,所以斷了聯繫,目前只剩下一個人獨自生活。


◼︎ 後記

在許多獨老的個案中,我們發現其實有很多長輩過去其實有不錯的生活,但是在經歷一些人生的重大轉折後,狀態就持續下跌,甚至需要社會救助來關心。因此如何在長輩們經歷挫折時及時接住他們,就成了社福團體努力介入的目標。南機場食物銀行不僅定期提供受助者餐食,還能在送餐與共餐的過程中關心長輩的需求與健康狀態,給予他們生活上的照顧,讓「吃飯」變成一種「關懷」!


😊 響應弱勢糧食募集計畫,點亮社會弱勢角落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