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LINE好友,領取3%新朋友援農購物金
馬上領取→

大雨後出大太陽,農夫需緊急 或 延後採收的原因

識食
大雨後出大太陽,農夫需緊急 或 延後採收的原因

(撰文/攝影:直接跟農夫買)


極端氣候不再是電影,已成為現實。長時間無雨、再一次集中暴雨;或長時間溫暖,再一次極低溫寒害,已成為全球農夫與消費者必須共同面對的日常。我們須更了解,蔬果「品質」不會是365天或數年如一的甜度、無暇的外觀,而是在自然氣候中,農夫盡可能照護下的最佳自然狀態。

若您是願意跟農夫購買作品的消費者,以下說明,將幫助您進一步了解極端氣候下,我們與農夫可以一起面對的事。

「為何大雨後出大太陽,有些農夫會需要緊急出貨?」


「即將成熟」的蔬果,在暴雨期間表面會附著大量水分與隨大雨而下的養分,若雨停後,緊接而來的是溫度瞬間拉升的烈陽日,蔬果會「加速成熟」,若沒有在烈陽曝曬之前採收、趕緊送到消費者手中,就容易過熟或熟爛、造成食物浪費。舉兩個蔬果為例:

【鳳梨】

大雨後土壤水分多,果實含水量提高,如此會讓受熱後溫度不易降低,容易發生「日燒」現象(日曬傷害)。因此會需要立刻採摘,烈日高溫下,原本在土表與果實表面的水分會吸收過多,也易形成水傷。但若離成熟還有20~30天,較不受影響。

【玉米】

玉米頭部的玉米鬚容易暴雨下會軟爛,玉米外的包葉也會在艷陽下出現曬斑,此時農夫不但須加速在豔陽前採收,還必須增加人力削去玉米鬚,並剝除部分被大雨過度浸潤的外葉,以降低發霉機率。雖然已經損失還要增加人力成本處理,但若能搶在烈陽前,將風乾的作物趕緊送到消費者手中,即可正常食用保存。


此時,若您願意提早收達,將即時與農夫共同保住作物,終止作物大量損失與台灣嚴重的食物浪費問題吸飽水的作物,很自然的,水分會增多、甜度相對降低,並因為水份多,建議冷藏保存、盡早享用。但若我們都了解,這並非作物的品質好壞,而是天候造成的天然現象,許多因觀念問題造成的食物浪費,就能終結在我們手中。 當然,專業且負責的農夫,出貨前也應嚴格把關,盡可能降低壞果出貨的機率,偶有表面難以判斷而寄出時,只要您願意協助拍照與溝通,負責的生產與銷售團隊都會非常樂於解決,您願意直接溝通,也才能影響友善農業的進步。


「為何大雨後出大太陽,有些農夫又必須延遲出貨呢?」


「果樹需要水,也怕水;需要太陽,也怕太陽」,這分寸之間的拿捏,是專業種植者的挑戰,若您親身種過小植栽,曾淹死植物或渴死植物,相信你也有相同的體會。延後出貨通常原因為–果實受到傷害的比率高,可採收的良果變很少,需更仔細挑選,或等下一批果實熟成再採收。

以芒果為例,若因採減藥種植,套袋後沒有噴藥,大雨過後高溫高濕,容易引發病害,例如炭疽病、蒂腐病。若大雨過後太陽強烈,會加速病害發生速度,採收的果實數量會大幅降低,需要花更多時間才挑選出品質穩定的果實。


「為何連續大雨時,農夫會延遲出貨呢?」


以下為案例:

【鳳梨】

咦? 不是說要趕快採嗎? 若預計採收日時連續下雨,並不適合出貨,因為容易有水傷現象,需等到雨停、氣溫恢復溫和(非烈陽),水份經時間均勻蒸散與吸收後,再作採收。


【小番茄】

小番茄因皮薄,若採露天種植,大雨時果實吸太多水分,表面容易爆裂,很難選出表面完好的果實,同時因大多消費者無法理解原因,導致許多農夫放棄採收。事實上,裂開的小番茄只需放冰箱盡速享用,仍是可以吃的食物。雨後水份高的小黃瓜也是相同道理,會很難挑出果實,若收到農夫千辛萬苦挑出的黃瓜,因水份高,建議放冰箱盡速享用,同時也別忘了,冰箱不是萬能的,食物也會隨天氣影響異動保存時間喔。

若農友無法快速寄出作物給您,請相信農友並非詐騙集團(詐騙的錢也太少了@@),而是因為需要時間等候天氣回穩、需要時間仔細挑選,來寄出品質穩定的作品給您,所以不得不選擇延後出貨。


以上說明,並非為農夫做辯解。而是希望在超市或市場購物,沒人會交代的真實狀況作分享,因為賣場無時無刻都充滿產品,並會進口其他國家的產物來補足消費市場需求,所以我們較難了解本土農業的實情,也容易在產品美麗齊全的賣場中,忽略氣候帶來的影響。

當資訊知道得越完整,我們在整個消費流程就會有更全盤的判斷。
越多消費者理解自然現象,生產者也就不需使用過度的化學方式,來干預我們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