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芭樂常見的三種品種中,主要於南部佔地為王的彩虹芭樂備受矚目。青翠的外層包裹內歛紅心,漸層的粉嫩色澤洋溢著青春氣息。彩虹芭樂細緻的果肉、甜而微酸的尾韻與多層次的香氣,讓品嘗時備感驚喜,也很適合需要補充水果營養但需要控糖攝取的朋友。帶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A、C,果肉富含茄紅素與類胡蘿蔔素,賞心悅目又補充營養。 彩虹紅心芭樂口感清脆,屬於非更年性芭樂品種,果形如卵蛋般優雅可愛,放入冰箱後熟也不會變軟,風味更足。 劉春錦夫妻倆從民國94年投入,歷經養地與不用除草劑、減少農藥的努力,至今園中吸引了蜻蜓、蝴蝶翩飛,溪溝邊晚間還出現螢火蟲身影,鼠類、蛇的蹤跡更是少不了。劉春錦的彩虹芭樂飲用來自中央山脈玉山附近的高屏溪溪水,佐以妻子陳麗卿如對帶心愛的飾品般殷勤修枝,加上自製液肥的澆灌,每顆芭樂總是尾韻酸甜豐滿,口感扎實清脆,讓人嘗過便難以忘懷。 在藥物管理方面,目前為每年清園時噴灑一次,後續不再施用,達到農藥零檢出標準,未來希望朝著完全不施農藥的目標前進。 回顧堅持不用除草劑、減少農藥的過往,土地如今總算是投以溫柔的回報,每年不但產量漸豐,母親、親戚好友品嘗後總是讚聲不斷,好似當初那些衝突、壯烈犧牲的過往都已成過眼雲煙。 成為先驅者,總得面對嘗試錯誤的歷程。劉春錦在十多年前經友人介紹,認識了彩虹芭樂。當一般民眾還未曾接觸時,他就成為首批先行者在自家厝旁試種。雖說彩虹芭樂普遍被農民稱擁有野性,果樹生長快,產量也豐。但劉春錦剛起步時,因從眾用了慣型農法,試種的兩分多地因除草劑導致有機質不足,施用化學肥料又讓氮素過高,使得果樹根系變得容易腐爛。 一個轉念,既然農藥、除草劑也需購買成本,種植出的果實也是自家親戚共饗,那麼何不讓大家吃來更安心。雖然人工除草、自製液態肥料較費時費工,但也是賺得了自己的工錢與土地的健康。 邁入堅持不用除草劑的過程中,天天與母親起口角成為日常。傳統農村中,不見雜草的田地最能展現農民的勤勞,草生栽培對他母親而言,簡直就是懶惰的象徵。 但執著、不輕易妥協的性格讓劉春錦非但沒退縮,反倒說服家中其他兩位親戚嘗試草生栽培,一夥兒成為村莊裡少數不用除草劑的三巨頭。如今, 他們田裡種出來的芭樂總是比他人美味,產量也漸趨豐碩。至此,母親總算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草及膝了也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