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直接跟農夫買/攝影:直接跟農夫買、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雞蛋的營養與美味眾所皆知,在台灣每人每年約吃下三百多顆雞蛋,非常驚人。但你知道產蛋的母雞,是如何被飼養的嗎?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台灣目前有九成的蛋雞是飼養在格子籠中,也就是俗稱的籠飼,只有一成的雞隻是採較友善的方式飼養。所謂的友善飼養,就是採用能兼顧動物需求和福利的飼養方式,例如平飼和放牧飼養。覺得這些名稱讓人看了霧沙沙嗎?別緊張,這次〈直接跟農夫買〉一起帶你來認識!
籠飼
豐富化籠飼
平飼
放牧
讓你的選擇,促進提升台灣雞蛋健康品質!
(關於格子籠飼養可能導致的雞蛋藥物殘留風險,詳見此文)
由於籠飼管理方便、飼養成本低、價格較為消費者習慣,台灣目前的蛋雞多是以此方式飼養,很多生產者者為了延長母雞的產蛋年限、控制成本,會進行「強迫換羽」:透過長時間禁食、減水,造成雞隻緊迫來縮短其羽毛更換的時間。強迫換羽的過程可能會讓雞隻經歷極大的痛苦,並因體弱而生病、死亡。
相對的,若採較為友善的飼養方式,如平飼和放牧,母雞則較能滿足其本能需求、免於身心上的恐懼。像是〈直接跟農夫買〉農友夥伴德慶位於埔里的雞舍,可見母雞一會兒在草叢間來回奔跑追逐,一會兒在陽光下悠閒的抓扒、洗沙浴。在友善的放牧環境下,雞隻自然健康,生下的蛋,蛋殼厚實、蛋黃挺立飽滿。
(目前通路販售的雞蛋仍以格子籠飼養為主,詳見此文)
如同健康的果樹能結出的優良的果實,唯有健康、快樂的母雞,才能提供更具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的好蛋。在認識了不同的飼養方式後,下次挑選雞蛋時,讓我們也嘗試友善方式生產的雞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