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也太飽滿!」一刀切開百香果,是夥伴對職農劉信東作品第一印象。「飽滿原因在於每一顆都是用毛筆人工授粉,讓花蕊沾滿花粉,讓果實顆顆飽滿」。曾有消費者和信東分享到,因為貪大反而帶回一堆空包彈。因此篩選時不僅以大小果區分,更用重量篩選,足重的果實篩去空包彈疑慮,而這個簡單的手法,讓信東一路累積許多死忠粉絲,堅持只吃他家的百香果。
劉信東是全台少數施行無農藥溫室栽種百香果的農友之一,一進溫室,整齊劃一垂掛而下的百香果像極鈴鐺串,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閃耀光芒、而撲鼻而來的酸香蜜甜,惹得我們唾液直分泌,讓人猛吞口水,而這味兒能在舌尖舞動的酸香記憶,就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百香果品種-台農一號,濃烈香氣,簡簡單單擄獲大、小孩的心。
百香果產季約為每年6月到隔年1月,為達全年生產,信東開闢部分田地蓋上溫室,透過光照輔助,補足產季空缺,也以此有效降低極端氣候風險,病蟲害防治也有更好的效益,果實有著較好的保護,自然外觀漂亮極了;而露天栽種的果實,難免遇上自然界四方友人拜訪,外皮不勝完美,但充足的陽光讓香甜滋味更是突出,品嚐信東的作品,能體會到一年四季風、土、光、水的個性截然不同,造就層次多樣、顆顆驚奇的百香果,讓品味也成了趣味!
說到栽培農法,對非本科出身的職農絲毫無障礙,認為:「就是因為非本科,反而不受限,能發想各種創意、合作、銷售可能性。」以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種植,全區更以負離子過濾水灌溉,使用有機資材與益菌做防治,包含液化芽孢桿菌、蘇力菌、白殭菌,落實以菌抑菌的策略,堅信「以菌養土照顧好環境、環境自然來照顧作物」。肥料方面施用有機肥、海藻精、廚餘肥料、蚵殼粉、葉面肥,少量多餐的管理方式。從外行走進農業圈,信東深刻體會到,依植物天性,給適當養分,才不揠苗助長。
信東的創意無邊界,把對台農一號的熱愛釀做酒,芳香不刺鼻溫潤的滑入咽喉,這是他看見台灣精緻農業的出路,唯有解決鮮果難保存問題,才有機會如微熱山丘躍上世界舞台。信東說到:「西班牙有知名橄欖油、法國以紅酒聞名,那水果王國的台灣下一步就是讓熱情洋溢的百香果酒走出台灣被世界看到!」期許成為農業善循環,跨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