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烏魚子壓實、乾燥後,再經巧手炙燒,需仔細掌握時間與火候,才能成就片片晶瑩透亮、微帶焦香的一口吃烏魚子。夥伴–經堯採真空小包裝分裝,不論是隨身攜帶當零嘴,或者送禮都大方。
經堯的生態養殖烏魚子,於結子初期收成,相較成熟魚子更加細緻綿密無顆粒感;而與坊間重鹹醃漬的魚子相比,經堯不計成本,使用含豐富礦物質的洲南海鹽提味,造就無腥味、微微鹹香帶甘甜的珍饈極品。
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生態養殖法
自返鄉接手魚塭,二十多年來,夥伴邱經堯貫徹「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信念,採半鹹水方式低密度養殖,過程謝絕化學藥物、抗生素、生長激素、拒用含雌激素飼料,池邊雜草亦堅持不施用除草劑。經堯不求性別的養殖法,讓烏魚經歷2~4年左右的時間長成,更打趣說道:「我們的年終獎金就靠這群烏魚了,但每年冬季到底有多少黃澄澄烏金可收,都是最末關頭『開獎』得知。」從養殖到製程,兢兢業業打造兼顧生態的頂級烏金
頂級烏金的製程,不容怠慢每個環節。為了保留最大程度新鮮,經堯在捕撈後即刻冰鎮,並放血去除魚子腥味,再用特殊刀具快速取出魚子。經堯更委託蟬聯全國烏魚子大賽冠軍的莊氏兄弟(國顯和國勝)進行後續加工製成。每副烏魚子色澤、厚薄度略有不同,而決定烏魚子風味成敗的加工環節,經歷清洗→去血→鹽漬→壓實→去鹽→修補修容→曝曬/陰乾→冷風乾燥等多道繁複工序而成,更是各憑本事的正港手路活!受各方委託製作烏魚子的莊氏兄弟更透露經堯對自家產品的用心,每年製作必定親自到場把關,就像親送孩子上下學的慈愛父親,看著烏魚子從一塊璞玉被精雕細琢成琥珀般的藝術品;在原料上更不計成本使用金門老酒廠高粱,和充滿陽光能量、回甘不死鹹的洲南海鹽來鹽漬。看著這些透著光的烏金,我們也不自覺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