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植病系專業知識,夫妻攜手經營草莓園
從中興大學植病系畢業後便全心投入草莓產業的柯元婷、黃建睿夫妻倆,在選擇從農的那一年,恰巧碰上氣候暖化對草莓產業近乎毀滅性的重創,除草莓本身十分嬌貴,多數農友習慣以手摘葉,加速病害感染機會,遇到問題多直接給肥、給藥,忽略源頭的土壤、水質狀況。夫妻倆希望發揮植病領域的專業,為草莓產業注入新活力。他們選擇落腳在適合草莓生長、日夜溫差大的南投縣國姓鄉,從品種試驗、種苗育成到定植一手包辦。以健康種苗搭配合適的生長環境,朝向無藥栽培的目標努力!
活用資源的智慧栽培,「靠腦不靠腰」的田間管理
親自來到元婷、建睿的農場,處處可見活用資源的智慧。農場溫室由舊雞舍改建,他們善用既有資源,在原有結構上加蓋太子樓協助空氣對流、降溫,並搭建外遮陰網,讓草莓苗能舒爽地度過夏天。農場還養了幾十隻的雞、鴨、鵝,在戶外自由散步的牠們可幫忙吃掉小蟲,鵝家族更是戰力十足的除草戰隊,替他們省去不少打理環境的功夫。但因場地的先天條件,地下滿是水泥塊,種植方式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高架草莓,但樂觀的元婷說:「有好有壞啦!至少高架草莓不靠腰(笑)」。
「不靠腰」的草莓更要「靠腦」來種植,高架草莓無法直接吸取大地營養,因此透過滴灌、葉面肥提供植株所需養份;病蟲管理上,育苗期會酌量施用藥物確保幼苗順利成長,定植後便不再使用藥物,視情況分別施用有機資材,如小蘇打加上自製葵花油乳劑,或者自製石灰硫磺合劑來防止病蟲害大發生。因此草莓外表可能留有一層白粉,是小蘇打及石灰硫磺合劑的沉澱物,食用前清洗後便能安心享用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