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LINE好友,領取3%新朋友援農購物金
馬上領取→

「芽眼」不代表發芽,馬鈴薯安心吃

識食
「芽眼」不代表發芽,馬鈴薯安心吃

(撰文/攝影:直接跟農夫買)


你是不是曾經在馬鈴薯表面看見一些微凸物,以為是發芽?拋棄與責怪農友前,請且慢!!!
「芽眼」,藏在馬鈴薯凹陷處中,是馬鈴薯植物本身的構造。如果像下方照片中的狀態,並非發芽,是正常可食的。



甚麼情況食用上就要特別小心呢?當發現馬鈴薯發芽,如圖片下方狀態,或發現「芽眼」變綠、表皮變綠,內含的「龍葵鹼」量會跟著提高,各種料理加熱方法均難以使它分解,因此建議切除綠色部分和挖除發芽處再烹調。若擔心無法精準挖除,則建議不食用。更多馬鈴薯相關資訊可參考 農委會-爭議訊息澄清專區



那有方法可以減緩馬鈴薯發芽或變綠嗎?其實只要將馬鈴薯放在陰涼、通風的室內、避免光照,可降低因行光合作用而綠化的狀況唷! 稍稍留意保存方式,可大大提升賞味期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