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鳳梨釋迦為農夫阿揚和宜佳的作品,是很難買到的減少用藥、草生栽培、高完熟度釋迦。為了環境和吃的人健康,必須與萬物分享果實、減少收成,以修練般的態度耕種;鳳梨釋迦是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以冷子番荔枝與番荔枝混育而成的新品種,為了讓大家品嚐果實真正的風味,他們寧可面對更多天候和落果風險,也不強採,堅持近完熟採收的鳳梨釋迦,果肉扎實Q彈、略帶有鳳梨酸香。 而該如何在最佳時機品嘗釋迦呢?若蒂梗附近觸摸感到微軟、或可輕易抽出蒂梗時,就是最佳風味時,直接撥開、大口享用吧!< 認識種釋迦的阿揚和宜佳很多年了,和他們相聚最多的時間不是在果園裡,而是在部落孩子面前。這對夫妻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心力在台東泰安村的部落裡,用陪伴、陪讀,來改善偏鄉隔代教養、或是孩子無人關懷的問題,他們也帶著孩子們騎腳踏車長征來訓練意志力。 那時候,宜佳離開了空姐的工作,來到台東和阿揚一起種釋迦。最深的印象是他們的果園像草叢,釋迦好好吃!但是每棵樹結出來的果實好少,原因是他們竟然嘗試用有機的方式種釋迦。目前我們遇過,轉有機種植就很難收成的幾大天王包括:芒果、高接梨、葡萄、茂谷柑……如果以上是天王級,釋迦大概只能用魔王級來形容。除了「佛心來的」,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形容這對夫妻犧牲收入、還到處做志工的行徑。 多年後再見到他們,園裡的大花咸豐草及腰,這些年兩人乾脆不拔草了,拿著特製的大鐵耙把草壓矮就好,阿Q精神造就鬆軟的土壤, 這裡的蚯蚓幸福指數應該破表。釋迦園中穿插生長的兩株檸檬樹,健康的令人意外,果然多樣性種植是避免蟲害的好方法。 宜佳&阿揚其實有另一個田區以有機方式種植釋迦,但收成不易,無法維生。他們只好另闢區域以減藥栽培的方式種植,藥物殘留遠遠低於衛福部標準(這樣的殘留量市場上很難找到)。2021年同樣達到無農藥殘留標準可見此檢驗報告 (為了陪伴更多農友減少用藥,同時兼顧生計,<直接跟農夫買>團隊針對較難無農藥管理之作物,如柿子、蓮霧、蘋果、釋迦等,其減藥認可標準為「農藥殘留低於四項,且每項低於衛福部公告標準之三分之一」,更多說明請參考 我們的理念 。) 無論您是購買減藥區的鳳梨釋迦、 大目釋迦 ,或收成不易的 有機鳳梨釋迦,都請讓我們一起謝謝這對有機釋迦實驗家,因為沒有他們的辛勞與犧牲,我們都吃不到安心安全的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