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公尺高的福壽山,長年壟罩在雲霧水氣中,受惠於山區豐沛的日照和溫差,當地的惠蘋果甜度高、香氣濃郁,而職農-嘉璧採用草生栽培的果園,厚實的草皮猶如地毯般,保護了果樹的根部不受氣候變化而風寒生病,不但樹兒更健康、守住高山水土,產出的蘋果更是脆而多汁、滋味豐富,是農友果園最搶手的作品! 寒意漸濃的深秋,是品嘗「惠」蘋果的最佳時機。當「惠」蘋果在溫差大的種植環境下,自然後熟後會有結蜜的現象,果實橫切後能看星狀半透明的蜜腺,因此又被稱為蜜蘋果。除了惠,富士與北斗蘋果也都是相對容易結蜜的品種。結蜜其實是一種植物的生理性障礙,是否結蜜取決於當時的氣候條件,但無論是否有結蜜,在良好的肥水管理下蘋果都一樣好吃。 更多蜜蘋果為何結蜜的原因,請見這些本土蘋果,美味一點不輸進口! 因為蘋果為溫帶果樹,於台灣多濕多雨氣候中,尚未能做到無化學農藥栽培,<直接跟農夫買>一直以來都在找尋對山區水土保持較無負擔且安全採收的果農。嘉璧是梨山區少數用心做好水土保持的果農,其多年來的種植經驗,讓他熟悉最適當的用藥時機,並透過甲基丁香油和黏膠來防治果實蠅,以波爾多液來防治病害,以降低對化學農藥的依賴。 嘉璧因父親是當年墾荒後留在山區栽種溫帶果樹的榮民,故在梨山地區的福壽山農場擁有一片七分半的果園。第二代的他二十多年前返鄉接手父親的果園,並開始嘗試減藥減化肥的栽種方式。雖然一開始不被家人和附近的農友看好,也擔心會血本無歸,但因最後收成的果實比一般慣行的耕作方式更有風味和層次,讓他信心大增,從此持續朝著減藥、以有機質肥料取代施用化肥的方式來照顧果樹。 漫步在嘉璧的蘋果園,可聞到空氣中雜著的蘋果芬芳和淡淡青草香。園裡厚厚的植被主要是由黑麥草覆蓋,嘉璧解釋到因果園位於德基水庫的水源保護區,故種植了水土保持效果較好的草種,而除草劑則是很久都不曾使用過用了。尋訪過程中嘉璧大哥特別撥開了草根讓我們摸摸那黝黑鬆軟的土壤,那健康泥土特有的芬芳則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因為嘉璧所在的果園海拔較高,蟲害較少而不需套袋,一顆顆飽滿的果實在陽光的滋潤下有著一抹抹的紅暈,真的非常的美麗。 除了惠蘋果外,嘉璧大哥的園區也種植了不少其他品種的蘋果。有造型如鈴鐺般的紅鈴、酸甜清爽的金冠和果肉呈粉紅色的紅心蘋果等等。熱心開朗的嘉璧大哥也與我們分享了他以低溫烘製而成的蘋果乾,那如濃縮蘋果軟糖般的風味令人印象深刻!希望在大家的持續支持下,嘉璧未來能提供更多美味的產品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