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LINE好友,領取3%新朋友援農購物金
馬上領取→

職人農作▾ > 當季產物 > 養一桌食物

養自己的米!當越光米的養父母 計畫(一期稻作)


*本計畫不接受參加後中途退出,以確保與農友的承諾,請您務必認同再參與喔!
*瞧瞧過去有趣紀實及田間成長紀錄
目前生長進度
(點擊色塊可以看更多)

種植天數

35

生長階段

0%

種植期

33 days

剛種植的時期

33

成活期

10 days

定植後到葉生長

10

分蘗期

20 days

分櫱開始至幼穗分化

20

幼穗期

20 days

幼穗分化至劍葉抽出

20

孕穗期

10 days

穗苞開始澎大至劍葉葉鞘打開

10

抽穗期

10 days

穗開始抽出至完全抽出

10

成熟期

20 days

乳熟期至完熟期

20

養自己的米!當越光米的養父母 計畫(一期稻作)


*本計畫不接受參加後中途退出,以確保與農友的承諾,請您務必認同再參與喔!
*瞧瞧過去有趣紀實及田間成長紀錄

目前生長進度

(點擊色塊可以看更多)

種植天數

35

生長階段

0%

種植期

33 days

剛種植的時期

33

成活期

10 days

定植後到葉生長

10

分蘗期

20 days

分櫱開始至幼穗分化

20

幼穗期

20 days

幼穗分化至劍葉抽出

20

孕穗期

10 days

穗苞開始澎大至劍葉葉鞘打開

10

抽穗期

10 days

穗開始抽出至完全抽出

10

成熟期

20 days

乳熟期至完熟期

20


蔡水允

是專業育苗職人,也是台灣越光米技術達人。

用心做每一步驟。吃到用心米的你,最安心最放心。
本日田間實況攝影
四月 25, 2024, 6:02 p.m.
四月 25, 2024, 5:57 p.m.
四月 25, 2024, 5:54 p.m.
四月 25, 2024, 5:01 p.m.
四月 25, 2024, 4:57 p.m.
四月 25, 2024, 4:54 p.m.
四月 25, 2024, 4:02 p.m.
四月 25, 2024, 3:58 p.m.
四月 25, 2024, 3:53 p.m.
四月 25, 2024, 3:02 p.m.
四月 25, 2024, 2:57 p.m.
四月 25, 2024, 2:56 p.m.
田間日誌
  • 四月 11, 2024, 5 p.m.
  • 蔡水允
  • 連假後也是日常田間除草 田間除草也是有機田區必須要做的! (嚴禁除草劑❌一起維護田區生態🍀)
  • 四月 4, 2024, 8 a.m.
  • 蔡水允
  • 連假沒有休息,除草農務時間,農夫爸爸跟農夫凱翔的日常工作
  • 三月 31, 2024, 9 a.m.
  • 蔡水允
  • 有發現不一樣了嗎!農婦媽媽又把空心菜種植下去了,一起看看空心菜種植時間有多長!有機水稻田與空心菜
  • 三月 21, 2024, 9 a.m.
  • 蔡水允
  • 插秧日🌱 越光秧苗延了一週終於插秧完成 接下來褓母農夫準備好好照料這期越光寶寶囉!
  • 三月 18, 2024, 8 a.m.
  • 蔡水允
  • 基肥完成 曳引機來把田地整平 準備插秧囉
  • 三月 16, 2024, 11 a.m.
  • 蔡水允
  • 養父母灑基肥😊 幫忙完成插秧前基肥的工作


謝謝您加入與眾不同的「養一桌食物」系列計劃!你不但可以養一塊自己的稻田,由農友保姆幫忙照顧,還可以看到自己養的田每日即時影像,及農夫日誌和稻米生長進度呢!(以上資訊將在3/16插秧後開始更新於網頁上~)這是一場與農夫、與天地合作的嶄新模式,從此,您面對食物、環境的心情將再也不同。歡迎加入全新飲食人生!

點擊圖片>>瞧瞧過去養父母回娘家的有趣紀實及田間成長紀錄


計畫說明
透過本計畫,你將與農夫休戚與共,不再只是「買」食物,而是與農夫、作物、天地有更深的關係。你將可參與自己餐桌上越光米飯的一生~

每個認養單位,栽種面積約為一個套房大〔約9坪(30平方公尺)〕,在專業農夫蔡水允全家管理下,預計稻穀脫殼後,可有12公斤左右的白米回到您的餐桌。本計畫最重要之處在於,不論豐收或歉收,我們會跟生產者一起面對:)

認識您的飯與農夫
您養的飯,在它脫衣服(脫殼)前,叫越光米種水稻,會種植於苗栗苑裡,褓姆是農夫蔡水允一家人&直接跟農夫買團隊。此品種是米界中的夢幻的逸品!被日本人視為第一好吃,因產量少、易倒伏等問題,台灣鮮少人種植成功,但蔡水允伯伯經過數年的研究與修正技術,成功量產而且品質優異,更令人驚嚇的,是用無農藥、無化肥的有機農法種植!

您的責任和權益,和單純買一包米有什麼不同呢?
由於各位養父養母,完全跳脫了人類長久以來的消費模式,參與了生產過程與自然變化風險,本計畫不接受參加後中途退出,以確保與農友的承諾。以下將會是您可能面對的各種狀況,請您務必認同後再加入喔!




當養父母有沒有什麼特權?
當然有!凡參與認養的養父母們,無論您是單純認養或是選擇搭配活動,都能以更優惠的價格獲得越光米及參與活動,實體活動預計於3月16日9:00~15:00在苗栗苑裡舉行難得的手插秧、見學育苗過程、認識水稻成長歷程並享用農村飯,今年更特別加入苔球DIY活動,讓您帶回親手製作的秧苗苔球,在家就可觀察越光米寶寶的生長過程。

苔球示意圖

養父母除了有價格上的優惠之外,更可以獲得農友保姆贈送的黑米小禮包。黑米又稱「黑糙米」,與黑糯米不同,是市面上少見的品種,因直鏈澱粉占比較高、無糯性,因此無須浸泡能輕鬆烹煮,是忙碌家庭的心頭好。與越光米搭配混煮,風味更是絕佳。

※活動注意事項
◎為了保障農友生計與活動品質,購買認養+參與活動方案的養父/養母,最多可再帶2位親友參與活動(需加購「養父母親友參與插秧體驗」)。若同行親友超過2位,額外的親友建議再加購「不認養,只參與插秧體驗」方案。

◎極歡迎孩子!但請家長務必自行照顧孩子安全喔~3歲以下免費(不含餐食及DIY體驗),18歲以下需家長陪同,歡迎親子共同參加共同學習;長者如需參加,請家人確認其身體健康情況,孕婦及有心臟病、高血壓、癲癇等不適合參與體驗者,建議詢問醫師後再自行斟酌報名。

◎此活動地點將於活動舉辦一個月前透過email通知,活動日期依水稻成長狀況亦可能改期,<直接跟農夫買>保留活動日期變更權力。

◎插秧體驗舉辦門檻為20人,若屆時活動報名人數未達門檻,將於活動舉辦兩周前另行通知,並將活動費用以購物儲值金的方式退回給您。

養父母要做什麼?
種植前或管理中就支付農友褓姆費,讓農友在你的支持下安穩耕耘。您將定期收到田間報告。當然,也希望您與家人能在今年3月16日,來共享您的養子養女插秧的喜悅。(若您有意願完整參與插秧及割稻的過程,歡迎本次及二期稻的認購活動皆參與支持哦!)

每個計畫單位會用多大的田種?可長出多少米呢?
一個套房大〔約9坪(30平方公尺)〕,在專業管理、無嚴重災害的前提下,預計稻穀脫殼後,可有12公斤左右的白米回到您的餐桌。
收成後,我們將一次寄出6包2公斤裝的有機越光米到你家。

會花多久長大?什麼時候收成呢?
生長期約為90天,計畫於2024年3月16日插秧,約2024年6月下旬收成。

這些飯可以吃多久?
12公斤約可煮出160碗飯,如果每天開伙一餐,二人小家庭,約可享用2個月。 四口家庭,每天開伙一餐,約可享用1個月。

點擊圖片>>瞧瞧更多關於您的飯


我們會怎麼照顧你的飯?
全程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的有機栽培。備有獨立專用的烘乾機、碾米機、稻穀儲放冷藏設備、專屬包裝間,生產至碾製過程皆通過MOA有機驗證。水稻種植前,由擁有多年育苗經驗的蔡水允進行育苗。插秧前,田區會施放有機肥做基肥,提供秧苗所需要的養分,後續也會依照水稻生長情況,施放第二至三次追肥補充營養。<直接跟農夫買>團隊會持續紀錄與監督,確認耕種流程符合有機管理與計畫時程,並定時寄送進度回報給養父母們,同時全程確保參與者與生產者的權益。

能閱讀到這邊,您果然不是普通人!感謝您願意理解與參與,祝福您的孩兒健健康康,順利長大!

請問可以提供包場服務嗎?
當然很歡迎喔! 本計畫可提供包場服務,為維護品質與本認養之意義,包場之認養單位至少需40個單位(半個單位則需認養80組),認養人本人外之參與人以「不認養、只參與插秧體驗」作計費,每場限定參與人數為50位。
(包場特別權益:為您安排專屬日期、限定為包場參與人、可客製討論調整專屬內容,若有特殊需求會以專案報價。)

我沒辦法認養米,可以只參加插秧體驗嗎?
可以的,但為讓計畫意義完整發揮,插秧體驗以養父母一家與同行親友為主,無認養、單純體驗名額每場上限5位,請您把握名額喔!

養一桌食物系列緣由
<直接跟農夫買>成立之後,我們看待食物的角度與過去越發不同,食物不再只是貨架上冰冷的商品,我們看到的是背後耕種的臉龐、臉龐後的家庭、以及他們與天地的攜手努力。我們開始對氣候非常敏感,或者說回歸人類對氣候該有的敏感,在五月豔陽時,會為芒果將蓄積甜份而喜悅;在台灣天空飄雪時,我們會驚奇一分鐘,便開始畏懼接下來將產生的糧荒。在天氣驟熱造成果實蠅在桃子上肆虐時,我們害怕的不再是這些小昆蟲,我們害怕的是種植的阿公,這一年的收入何去何從。氣候持續變遷導致農夫成為第一線受害者,我們時常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為氣候異常的幫兇。

我們對食物的感恩變得很深刻,舌頭開始懂得辨別食物原味,也因為不想辜負這些努力的食物,而學習用好油、適當的溫度來釋放食物,因此得以吃到過去不曾理解的好滋味。我們更結交了許多在辦公室生活中,一生都難以交到的農夫朋友。這樣珍貴的收獲,改變了我們的人生,也很希望有更多人能共同參與這樣的過程,透過一小桌食物,讓自己與土地、與農夫、與天地有更深地連結,共同為我們的食物、環境變遷帶來的影響,盡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