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SO22000、HACCP等驗證來真心對待的虱目魚,是旭海安溯水產創辦人黃國良及其合作夥伴,多年來堅持友善環境養殖的作品。古早年代,虱目魚吃藻類與浮游生物長大,沒有增肥飼料養肥魚肚,流線型的身材,肉質緊緻、蘊含淡淡芝麻香,而重現這股誘人的「麻仔氣」,成為黃國良一輩子的追尋。
黃國良的魚塭中,放養了龍膽石斑、虱目魚、鱸魚、黃金鯧(紅衫)、白蝦、草蝦等十多種物種,透過掌握各生物族群的數量及強度,賦予各工作魚種不同任務,例如龍膽石斑,就可協助吃掉體弱瘦小的其他物種、減少生物屍體沉積,避免底土變質或病菌孳生,自然無需使用藥物。
黃國良講求友善環境養殖,「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個方式,讓養殖與周遭環境自然和諧共存,而不是當白鷺鷥、黑面琵鷺來了就放鞭炮趕走之類的。」一句話,道出他長年努力實踐的核心價值。
維護水質底土健康,是水產養殖重要課題。黃國良選擇將一年中近乎一半時間,歸還給土地和大海:海水引進池後,先靜置一到兩個月,以益生菌分解硫酸鹽及有害物質,再放養魚苗蝦苗。為避免養殖水污染環境,收成後再次靜置池水、投放益生菌,分解生物排泄物及殘留飼料產生的阿摩尼亞與亞硝酸後,才讓無汙染之虞的水回歸自然。緊接著曬池一到兩個月,讓陽光中的紫外線,取代石灰進行自然殺菌,「因為我不懂藥,不懂的東西,我就不用。」黃國良的養殖方式,與他爽朗直率的個性一樣自然。
2017年,旭海安溯以符合歐盟國際標準為指標打造的加工廠落成,設有加工室、屠宰室、原料庫、成品庫及超低溫急速冷凍庫,可在30分鐘內讓魚體中心溫度達到-18度C,最大程度留住魚的鮮度口感,投資高標準冷鏈加工及不破壞魚身組織的去刺技術,為的是讓所有生產夥伴用心養殖的魚,都能得到最好的對待。
目前旭海安溯有近十位養殖夥伴,黃國良期待有更多漁民一起加入友善養殖行列,共同改變臺灣養殖環境與市場機制、完整呈現本土虱目魚文化,這份對永續環境的用心,<直接跟農夫買>團隊邀請您一同支持。
*「旭海安溯」起源於「田媽媽長盈海味屋」。田媽媽為農委會「田園料理,農產加工」認證許可,會使用到田媽媽公版包裝,故看到包裝上有田媽媽字眼是榮譽的象徵,不是寄錯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