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LINE好友,領取3%新朋友援農購物金
馬上領取→

連牛頓也想嚐一口:僅1%的臺灣在地蘋果

識食

(採訪整理/翁舒玫 專業分享與審稿/前臺大梅峰農場副場長陳中教授、果農羅振章、陳榮進、許漢忠 圖/直接跟農夫買)


蘋果,可以說是水果界的巨星,臺灣蘋果的種植,曾是世界園藝史的創舉,自稱為高山農業老兵、前臺大梅峰農場副場長陳中教授驕傲分享:「我們成功實踐了程兆熊老師當年的期許:在亞熱帶種植溫寒帶作物,讓蘋果成為臺灣高山溫帶果樹經典。」


臺灣蘋果的種植,是世界園藝史上的創舉。

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創造臺灣蘋果的奇蹟

亞熱帶臺灣為何能種植溫寒帶果物?關鍵在於臺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陳中教授進一步說明:臺灣位於北迴歸線,因此海拔1500-2500公尺山區的夏季溫度類似平地的冬季、溫帶春秋兩季地的溫度。高山冬天又擁有足夠低溫的優勢,因此創造了臺灣高山可以種植溫帶蘋果的農業奇蹟。


表1:臺灣高山農業區帶/陳中教授提供


表2:臺灣高山農業區帶全年溫度/陳中教授提供


但,想要享用臺灣蘋果,並不容易。雖然有溫度優勢,卻面臨降雨的威脅。由於臺灣地處季風氣候區,每年5月至9月是雨季,蘋果樹在生長開花期到結果採收期都必須扛得住風雨的侵襲,甚至時不時就有颱風來搗亂。所幸,只要撐過9月,進入乾季,陽光多,氣候穩定,就成為蘋果成熟與採收最好的季節。




百裡挑一,香甜爽脆的鮮摘臺灣蘋果

闖過風雨威脅,臺灣蘋果曾經盛極一時。六、七○年代,在政府與退輔會的輔導下,蘋果果園從福壽山農場開始,陸續推廣到梨山、佳陽、武陵農場等地,蘋果可說是水果的貴族,梨山果農陳榮進(農友夥伴陳敏鴻的父親)遙想當年:「當時雇女工採收一天工資是400元,剛好夠買2顆蘋果」。

這些輝煌的「金」蘋果,來自於眾人的齊心協力。為了提升蘋果的品質與產量,當年政府、大學乃至民間引進許多「厲害」蘋果品種,如今我們能吃得到的臺灣蘋果,它們都是經歷過一甲子的種植考驗與市場汰換後,百裡挑一的「勝利品種」。如同陳中教授的豪語:「如果要種蘋果,我們就要種最好吃的蘋果。」

比如說,曾是五爪蘋果的梨山種植大戶羅振章,近年來已經更換種植品種,據陳中教授分析,因為消費者喜歡口感清脆的蘋果,曾經以外貌正紅而獲得喜愛的五爪蘋果,因為容易「綿果(口感粉綿)」,逐漸被汰換。目前臺灣種植的蘋果品種大多以福吉(Fuji又譯為富士)為主,少部分的秋香青龍、夏綠、津輕和王林等都是清脆香甜不會綿果的品種,也是臺灣市場上的長銷品種。


清脆香甜不綿果的品種,成為市場上的長銷品種。


然而,好景不常。隨著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意識抬頭,政府對於高山果園的政策,逐步從輔導轉為取締超限使用。1979年起,政府開放美國蘋果大量進口,臺灣蘋果不敵進口蘋果衝擊,本土蘋果價格崩盤驟跌,蘋果種植面積從全盛時期的3,000公頃,逐年縮減到成如今的180公頃,據112年農業統計年報,臺灣蘋果年產量1,189公噸,與進口蘋果的137,330噸相比,市占率連1%都不到,想吃到臺灣鮮摘蘋果並不容易。




減碳護地球,草生栽培與山林共存的臺灣蘋果

進口蘋果價格低,卻增加了運輸的碳足跡,長遠看來對地球環境並不友善。支持本地蘋果才是減少碳足跡的不二法門。曾經的明星作物臺灣蘋果雖然盛景不再,但仍有果農願意用心經營,兼顧既有環境與農業經濟的平衡,例如梨山果農羅振章、陳榮進、許漢忠等農友們,各自摸索出與自然共存的友善種植模式,這些堅持不使用除草劑,以草生栽培來加強果園水土保持的農友,也成為<直接跟農夫買>平台重要的合作夥伴。


選擇與自然共存的本地蘋果園,就能減少碳足跡。


生長在梨山高海拔地區的蘋果風味特別迷人,吸引無數「果粉」引頸期待,每年8月到9月最早採收的品種是「秋香」,不需套袋,外觀是帶著詩意的綠黃紅漸層色,口感輕脆,微酸微甜,由此拉開蘋果收成的序幕。緊接著在9月到11月採收的「金冠」和「青龍」是青蘋果界的佼佼者,許漢忠形容金冠蘋果是「激酸級」的蘋果,而甜大於酸味的青龍蘋果,擁有各自的蘋果粉的愛戴;最後在萬千期待中,壓軸上市的就是滋味香甜、外觀紅咚咚的「惠」,是知名「蜜蘋果」的代表品種,吸收一整季陽光能量的惠,生長期比其他蘋果都漫長,可說是臺灣蘋果界的甜心教主。

當我們深入挖掘探究台灣蘋果的身世之謎,更珍惜能種在台灣土地上的本地蘋果。相較漂洋過海、千里而來的進口蘋果,當消費者願意選擇這些只占1%的臺灣本土蘋果,就是參與氣候行動,減少食物運送的碳足跡的一份子。

在秋陽下慢悠悠候熟的臺灣在地蘋果,甜度與風味都比進口蘋果更為豐富,果皮也無須為了搶收與海運而裹上果蠟防護,一口咬下都是爽脆鲜甜的新鮮滋味,這種幸福,相信連牛頓也想嚐一口啊。


慢悠悠候熟的臺灣在地蘋果,每一口都是爽脆鲜甜的新鮮滋味。




後記



好奇的消費者,如果探究臺灣蘋果的品種來源,會發現在漫漫時光中,現場栽種的果農、園藝專家、品種收集者,彼此分享優秀的果樹種源,加上蘋果樹的基因組成,會受外在環境條件,影響其生長樣態與成果品質,因此有些蘋果品種,現場果農的認定與專家的判斷會有所不同,比方,梨山在11月收成的蜜蘋果,當地果農認為這是「惠」、,而陳中教授卻從果樹的生長習性果實的形態和風味,研判這是「福吉」。

然而,如同《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名句:「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蘋果不管叫「惠」或「福吉」,都不能改變它的本質──鮮甜清脆的好吃蘋果。



尋覓你喜愛的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