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始,由嘉義縣政府積極推廣的「嘉義極光哈密瓜」以殿堂級精品水果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中。改良自新疆品系的嘉義極光哈密瓜,繼承了其口感爽脆、皮薄肉厚的特色,橘紅色的果肉細緻如水梨,豐沛汁液帶著焦糖香氣,一口咬下便滿口生香。 嘉義極光哈密瓜之所以有如此出色表現,除了品種特色優勢,也有賴官方嚴密把關。必須完全符合以下標準,才能貼上嘉義極光品牌標章,每張標章都有專屬標號可對應其生產者,保證來源透明可溯。 ■ 生產地點位於嘉義縣 ■ 單顆瓜重大於1公斤 ■ 甜度達14度以上 ■ 農藥殘留檢驗符合國家合格標準 ■ 果實橢圓無裂果及病害,果柄留人字蒂頭,網紋均勻(網紋寬度大於0.3公分,不得高於5條) 然而像極光哈密瓜這樣精緻化的農產作品,對溫濕度、水份、養份的要求遠比其他農產來得嚴格,病蟲害侵擾更加深管理難度,很需要生產者們相互交流和經驗傳承,以提高成功率。 周慶原和黃志輝是早期投入種植嘉義極光哈密瓜的生產者,同時是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的重要成員。協會宗旨讓有心從事精緻農業、安全用藥的生產者能夠互相交流、分享經驗,為了吸引青年加入農業生產,2016年起舉辦「一季園主」活動,無償提供土地、設備及技術指導,讓沒有任何農業經驗的素人有機會投入農業實作,促進青壯年人口返鄉歸農。 慶原和志輝經常到協會成員的果園關心狀況並給予經驗指導,2021年加入的呂泓原就是他們指導的農業生力軍之一。泓原大學學的是電子專業,但考慮職涯的發展潛力,畢業後便回嘉義和父親學習種植小番茄、美濃瓜。然而想要嘗試新作法的泓原,返鄉第三年便決定加入協會並自立門戶,租地搭建屬於自己的溫室,挑戰種植嘉義極光哈密瓜。 搭建溫室和環控設施造價不斐,之所以重本投資,是為了克服台灣高溫多濕的環境限制,朝減藥栽培的方向發展。志輝和<直接跟農夫買>團隊分享,他們的觀念是優先處理環境問題,透過溫室及環控系統,量身打造適合作物生長的微氣候(溫度、濕度、水份、通風性等),甚至每一行植株間距都要錙銖必較,並經常清除落葉,盡可能排除病蟲害發生的可能。 在必要時,會視果物生長階段、病蟲害侵擾程度適當用藥。在哈密瓜最關鍵的裂網期,使用低毒性的保粒黴素,保護哈密瓜表皮傷口不受病菌感染。志輝認為,其實用藥經常是「殺敵一千自損三百」,在選擇藥劑時必須仔細考慮利弊,不依賴單一藥劑。泓原也分享他的營養管理方針是「夠用就好」,在選擇結果蔓的關鍵時期施用少量台肥43號,觀察植株生長勢不錯就停止追肥。 在慶原、志輝和許多嘉義在地農友的身上,我們看見台灣新一代農業生產者團結自信的模樣,相互支持、無私分享,產出高品質、安全、精緻化的農產作品,同時支持有心返鄉歸農的青年在農村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