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蘆筍大致分為白蘆筍以及綠蘆筍,兩者並非品種不同,而是有無「出頭天」!當蘆筍凸出地面經日光照射後變綠,待其抽高至一定長度後採收,就是中式料理中常見的綠蘆筍。 綠蘆筍富含多種維生素、高含量葉酸、抗氧化物質:「蘆丁」、以及蔬果中較少見的天門冬胺酸與微量元素「硒」等等。天門冬胺酸可促進「鉀」與「鎂」離子吸收、促進消化,容易疲勞者與排便困難者皆可以適量補充。青農-簡志雲,栽種品種為台南四號,特色為肉質脆嫩、細緻、爽口清甜;帶皮吃口感更具嚼勁,且能落實全食營養,因此,可視個人喜好處理食材。 曾是高薪電子工程師的志雲,北漂20多年。因想念土地的氣息,決定捲起袖子重新與家鄉土地搏感情。聽志雲說起往事,才了解過去萬丹並非盛產紅豆而是蘆筍,因市場萎縮與人力短缺而逐漸沒落,但居住在萬丹一帶的街坊鄰居常會憶起蘆筍滋味,包含志雲自己也是。選定作物後,他不辭路途遙遠,驅車前往台南農改場請益,綜合資訊與交叉比對風險利害後,更投入百萬資金搭建力霸式強固型溫室,並架設自動噴霧及滴灌系統,降低人力與氣候異常造成的農損,而這選擇的最終核心在於: 「志雲堅信溫室栽培可降低病蟲害發生,如此就能減少用藥,這是一條相較露天種植更有機會邁向有機的道路!」 終於,在經歷前幾年累積栽種經驗與度過轉型期後,2021年志雲成功取得有機驗證且擴大栽培面積,志雲很欣喜,也感謝一路上支持他的消費者。有機這條路不好走,但志雲堅持著!面對病蟲害小心應對,利用有機資材: 蘇力菌、枯草桿菌、黏蟲板、苦楝油加以防治,以免收成付諸流水。 從新手農夫到在地蘆筍達人,志雲的田如願引來懷念蘆筍滋味的鄰居,鮮採的蘆筍炙手可熱,讓揮汗如雨的志雲滿是笑容。問起過往工程師生活,他燦爛地說:「用生命換金錢的日子都過去了,回到農村務起農,我才真的開始過生活」。此時落日餘暉映照著整個蘆筍田,志雲那被曬得紅通通的臉,掛著一抹甘之如飴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