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蘆筍是義式、法式料理的優雅常客,筆直白皙、甘甜清脆,視覺與味覺均是饗宴。蘆筍營養、纖維質豐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及葉酸等成分。相較進口蘆筍的粗短,台灣蘆筍細長、甜度表現好,減少食物里程外,也能品嚐新鮮採收的美味!(還有有機綠蘆筍和有機細蘆筍可以選擇唷~~) 七零年代的雲林土庫曾為蘆筍外銷重鎮,然而工資上漲、產業轉型而漸沒落。青農林瑞祥的家人本以種植稻米、花生為業,退伍後瑞祥前往台中工作,近幾年隨著雙親年歲漸增,他便回鄉接手衣缽,從替人代耕轉型為溫室種植蘆筍。 蘆筍尚未從土裡探出頭轉綠成為綠蘆筍前,就是白蘆筍,因此每到收成季節,農夫們都要與時間賽跑,日復一日在天未亮時,戴著頭燈一畦一畦巡視,挖掘剛探出小頭的蘆筍。瑞祥選擇種植台南選1號,特色為筆直、粗度平均,適合於白蘆筍時採收。每年冬、夏,人工替換新母株,讓母株保持充足養分生長出小蘆筍,並調節產季,四季皆可採收。 有機方式種植無法使用藥物,他以灑水與黏板的方式防治銀葉粉蝨、薊馬,更在溫室裡養綠繡眼,協助吃掉斜紋夜盜蛾與甜菜夜蛾的幼蟲。瑞祥與家人共同投入心力的種植,終於慢慢建立穩定客群,更有台北的義、法式餐廳主動合作採買食材,消費者的肯定,讓他更堅定的朝向友善環境的方式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