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讓人聞之生畏的稱號,鬼頭刀屬於白肉魚,油脂含量少,但嫩中帶Q少細刺,食感清爽好入口,魚排可清蒸、乾煎,或切片清燙加入番茄和柑橘做水果海鮮沙拉、淋上墨西哥酪梨醬當開胃前菜,還可涮火鍋、煮湯做魚丸,吃法超級豐富!
相較遠洋漁獲長時間冷凍品質較不穩定,台灣東岸捕獲的鬼頭刀,24小時內分切處理,新鮮美味不遠求。而夥伴<洄遊吧>致力推動海洋永續,與花蓮七星潭三家魚場合作,採取對友善海洋的【定置漁法】:在沿岸海灣,以上浮球、下石碇方式,撐起深約100公尺的定置漁具,架構包含垣網、運動場網和箱網。與海流方向呈十字橫向的垣網,負責攔阻魚群使之轉向入網,而中層寬大的運動場網空,可緩和魚群壓迫感,最後再順著海流將魚群帶入箱網,方為最終漁獲。
洄遊吧的定置網具,以季節性野生洄游魚類為對象,不以誘餌誘捕,從外垣網到內箱網,網目由大(一尺)到小(一寸半),且所有出入口均為開放式,魚群可進可出,充滿著許多變數,所有當季新鮮野生漁獲,都是大海最好的安排。 被動式捕撈的定置漁網,最終收網時皆為活魚,不僅鮮度超群,對於保育類或瀕危物種,更能即時釋放或配合相關單位標記研究,是兼顧資源永續及漁人生計的良方。
因家人經營定置漁場,<洄遊吧>創辦人黃紋綺,從小對海洋就有獨特親近感,在海洋工程系所擔任研究助理期間,接觸到生態港(EcoPort)規劃案,讓紋綺開始思考,如何讓對環境友善這件事,也能永續經營。2016年,紋綺返鄉花蓮,跟著家人走入漁業現場,從零逐步學習、累積。<洄遊吧>便是讓當初的起心動念,張帆出航的港口。
愛海、討海、與海共生共榮,<洄遊吧>堅持不販售【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標示紅燈之水產品,透過定置漁網或一支釣漁法所捕獲之當季野生洄游魚種、食魚及海洋環境教育及實地活動體驗設計,促進消費者、漁業人員和學術單位三方交流合作,讓海洋資源運用及環境經營,達成相互平衡及永續發展。
**依漁獲狀況及人工取魚片,重量無法統一、片數亦不固定,但內容物淨重必於您購買的重量規格( 200g) 以上,加量不加價。魚片上磅秤重時,將自動計算重量售價、並列印於標籤上,故如您取得之商品,包裝標示售價各不相同是正常的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