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採集青海菜,低碳又美味
每年12月,晚冬的澎湖海隅,低溫與浪潮催生著俗名「青海菜」的翠綠寬礁膜,當葉狀體成長到20公分即可摘取,薄膜狀質地柔軟光滑,為嚴冬的澎湖海岸抹上一層墨綠,而手摘海菜是澎湖重要產業,不僅是加菜好食材,更是當地人的年終獎金。「滑倒青菜仔坪,痛甲叫阿娘」,一句當地笑談道出手摘海菜的不易:佈滿海藻的礁石非常濕滑,目前青海菜僅靠人工徒手撿拾,或用竹條細網等工具撈取,採集後還需多次清洗去除碎石雜質,再行冷凍或曬乾,做工繁複;而與紫菜、海木耳、紅翎藻、裙帶菜等不同,青海菜是目前極少數純野生採集植物,不經陸上/海上培植,生產過程碳排放更低,是美味健康的永續海鮮好選擇。
推動沿近海卸魚申報制度,透過數據掌握真實海洋資源現況
為推動永續海洋海鮮,創辦人徐承堉先生認為,除了生態平衡、生產方式及消費行為,更需要落實「管理」,有效利用如銀行般的海洋,長遠提領利息而不耗損本金,才能達成海洋資源永續。為此,湧升海洋致力推動沿近海卸魚申報制度,其配合的漁業夥伴所捕撈之所有水產品,皆須如實申報;透過這些重要基礎數據,才能掌握真實海洋資源現況。推動責任漁業指標RFI,讓消費者參與友善水產品選擇
現行國際性的海鮮環保標章,多為大型及出口導向的漁業體系設計,而類似台灣的近海海洋資源的區域型小型漁業,卻相當缺乏符合地產地銷導向的漁業管理標章。因此湧升海洋也主導推動責任漁業指標RFI,以物種的食物階層、資源回復力、瀕危性、管理現況、生產方式等五方向,經科學綜合評估計算,簡化出一個介於1~5之間的分數,數字越小代表其水產品對環境越友善。目前湧升海洋已達成自我產品全申報,每一項水產品都有對應的RFI指標分數能更快速瞭解手中水產品的捕撈海域、漁法、捕撈作業及卸貨時間、生產者等資訊,快速評估自己是否適合購買。目前也不斷重新檢視評估責任漁業指標RFI,未來計畫也加入如碳足跡等評估因素,使其更符合永續管理精神。
資源永續,你我都是關鍵。<直接跟農夫買>邀請您與湧升海洋團隊一起,讓每一個消費選擇,都能支持台灣永續海鮮的利用!